第(1/3)页 淯水东岸。 艨冲徐徐靠岸,驶入了粮营渡头。 萧和人还没下船,远远就看到关平带着一众留守武将,已经等候在岸边。 “坦之将军,攻破粮营可谓大功一件,和在此恭喜你了。” 萧和一跃下船,笑呵呵的先行道贺。 关平几步上前,忙将萧和一扶。 接着礼了礼衣冠,郑重其是的向萧和深深一揖: “若非伯温从事这奇谋妙计,平焉有机会成就此功!” “若非伯温从事这一计,伯父又焉能大破曹贼,洗雪前耻,我们这些人又焉能跟着扬眉吐气!” “此番大胜,皆乃伯温从事之功,平代伯父,代父亲拜谢伯温从事!” 身后众将,跟着轰然拜谢。 萧和暗自苦笑。 从南岸到北岸,从关银屏到关平,每一个见到他的人,无不是各种感激拜谢。 这一觉醒来,俨然自己已变成了救世主一般,被所有人都顶礼膜拜。 不过这也难怪了,从刘备到关平,自徐州起跟曹操斗了十来年,屡战屡败,直至被从北方赶到了南方。 所有人心中都憋着一股窝囊气,都盼着有朝一日能洗雪前耻。 自己这一计,从某种意义上讲,确实是帮大家伙出了一口十几年的窝囊气,众人对他心存感激也就不足为奇了。 “坦之将军言重了,仗是你们打的,血是你们流的,我萧和不过动动嘴皮子而已,你这一拜我可受之不起呀。” “来来来,大家伙都别拜了,快快起身。” 萧和忙将关平扶住,自然少不了要一番谦逊。 关平这才直起了身来。 接下来就是交待刘备的安排。 根据战前推算,南面蔡瑁得知曹操大败北逃消息后,必会大为震恐,不出意外将即刻率部南撤。 介时南面威胁解除,刘备将调诸葛亮回襄阳,坐镇后方主持大局,并整编曹军降卒。 关平则率本部三千兵马,会同霍峻的樊城兵,合兵七千,护送萧和北上,往新野一线会师。 最后按照原定战略,会合三万之众,一鼓作气将新野城拿下。 萧和听罢,点头道: “主公安排的甚是周密稳妥,我没有意见。” 关平遂向不远处一指,说道: “既是如此,马车我已为伯温从事安排好,咱们尽快启程去追赶伯父他们吧。” 萧和瞥了一眼马车,方才明白,关平这是打算走陆路北上。 有水路不走走路陆,这不是自己找罪受么… “坦之将军,我看咱们的战船还都停靠在渡头,为何咱们不走水路北上呢?” 萧和一指身后战船: “曹操北逃,必是淯水西岸北上,先过朝阳再往新野。” “咱们船肯定是比他两条腿快,再者今日乃是南风,正好还是顺风。” “咱们乘船沿淯水北上,直奔朝阳,说不定还能抢在主公他们前边截击曹操。” “到时候,就算不能生擒诛杀曹操,坦之将军你照样也是一桩功劳到手。” 一语点醒! 关平眼眸放亮,猛一拍腿: “对呀,我怎么就忘了,淯水直通新野,曹操早没了水军,我们完全可以走水路北上截击!” 现下各路兵马,都在穷追曹操,诸将功劳哪个不是拿到手软。 关平因要接萧和北上,不得不暂留樊城,本来就是心焦如焚。 现下萧和一句提醒,让功劳送到了关平碗里,他岂能不喜出望外。 “多谢伯温从事提醒,又送给我一桩功劳!” 关平向萧和又是揖身拜谢,尔后喝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