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鲁肃眼神茫然,狐疑的接过了那道帛书。 低头扫过一眼,鲁肃脸色骤然大变,猛然抬头惊愕的看向了萧和。 “萧军师,这…” 鲁肃攥着那帛书之手竟在发抖,眼神中已为难以置信填满。 “这是我细作刚送回的密报,还新鲜热乎着呢,说是曹操已尽率大军北归,我主头顶上悬着的这把剑就此摘除,终于能引兵南下了。” “咱们孙刘两家既重修旧好,我们的好消息,自然便是孙将军的好消息,子敬赶紧派人去柴桑报喜吧,好让孙将军再高兴高兴。” 萧和笑呵呵的将书中内容点出,顺道一本正经的阴阳了孙权一番。 “不过孙将军也无需担心,曹操此番北上,乃是为防关中诸将出关兵犯许洛,淮南一线依旧兵力空虚。” “孙将军仍旧可尽起江东之兵,渡江再攻合肥,以孙将军之用兵如神,江东众将士之骁勇善战,必能一举拿下合肥,进而荡平淮南!” 徐庶也紧跟其后补上一刀。 鲁肃紧攥着手中情报,却是质疑道: “关中诸将为何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就聚众起兵,要兵犯许洛?” 显然他是心存侥幸,对这道情报的真实性存疑。 徐庶一笑,看着萧和说道: “咱们两家既已重修旧好,倒也没必要隐瞒,其实这是我们伯温军师的流言之计…” 当下徐庶便将萧和之计,全盘托出。 鲁肃倒吸一口凉气,无比复杂的目光,颤巍巍的看向了萧和。 惊异,佩服,忌惮,甚至是恐惧…鲁肃的眼神中,充斥着无数意味。 到最后,则是化为了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 “此人格局之大,当真是匪夷所思,竟能想到将关中诸将也拖下水来,区区一道流言之计,就能令曹操仓皇北退。” “刘备得此人,真乃天命眷顾也!” “看来他的狮子大开口,主公是不得不答应了,唉…” 心中唏嘘慨叹良久后,鲁肃脸上勉上堆出几分笑意,拱手道: “原来是萧军师奇谋妙计,难怪曹贼会仓皇北退。” “那肃要恭喜刘豫州,这一场抗曹之战,终于以全胜收尾。” 刘备一笑,则淡淡道: “子敬此言差矣,吾既与孙仲谋结盟,这抗曹之战自然是我们一起打赢,是吾当与孙仲谋同喜才是。” 鲁肃脸色尴尬,明知刘备此言有讽刺意味,却也只能硬着头皮领受。 接下来,鲁肃自然是彻底没了底气,当即便表示,将即刻派人回柴桑向孙权“报喜”,同时奏请孙权将九千江东士卒家眷送至荆州,以换回程普。 当晚,一叶扁舟便顺江南下,直奔柴桑而去。 … 柴桑城,郡府。 “大耳贼,汝焉敢如此猖狂,竟敢向吾提如此无耻的条件!” “鲁子敬啊鲁子敬,这样丧权辱国的条件,你就该当场严辞拒绝,何需再请示我?” “我孙权堂堂江东之主,岂能受大耳贼如此羞辱!” 府堂内,孙权将鲁肃的奏文拍在了案几上,吹胡子瞪眼是大发雷霆。 凌统,徐盛等众将,无不如打了鸡血般,皆是跳起来大骂刘备欺人太甚。 只是骂归骂,却无人敢劝孙权拒绝了刘备的条件。 拒绝,就代表着舍不得几万丁口,选择了放弃程普。 将来倘若要有人为程普之死负责,这锅谁有胆量背? 孙权偷瞄着众将,只盼有人站出来,劝说他放弃交换程普。 可惜诸将们骂的倒是凶,却无人迎逢他的心意。 孙权无奈,只得将怒火强压下来,心中权衡起了利弊。 半晌后,孙权咽了口唾沫,摆手道: “速速回书子敬,叫他再与刘备讨价还价,吾最多只能满足他一半的条件。” 孙权做出了衡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