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备眼眸微动,遂令军议暂时结束,只将萧和诸葛亮等几员重臣留下。 众臣告退。 萧和几人彼此对视,皆是在猜测刘备此举用意。 “将卞夫人和曹子植传进来吧。” 刘备这才拂手喝道。 卞氏母子? 这母子二人,怎会忽然进宫来求见? 似乎还有什么机密之事,才会让刘备将众臣暂时屏退。 须臾,卞氏和曹植在众人猜测的目光,步入殿中。 参拜已毕。 曹植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双手奉上: “启禀大王,此乃臣父派密使送来的一封书信,宣称恕臣叛逃之罪,想要招臣与母亲背楚归魏!” “大王对臣有救命之恩,臣乃知恩图报之人,断然不可能背楚投魏,更不敢对大王隐瞒不报,故匆忙进宫向大王禀明。” 紧接着,卞氏也献上一封密信,说道: “此乃臣妾那逆子曹丕的书信,他说他因与曹冲反对曹操挥师南侵,为曹操当众斥骂,赶出了魏宫。” “他还说曹操因臣妾与子建弃魏归楚,牵怒于他,令他惶惶不可终日,早晚要忧惧而亡。” “此信妾身不敢隐瞒,一并向大王献上。” 陈到接过两道书信,献于了刘备手中。 众人这时算是明白了,曹操大抵是因为刘备封了曹植为谯侯,被恶心的难受,便想要把曹植给诱回去。 至于曹丕,因卞氏这个生母投楚,为曹操所牵怒,惶惶不可终日之下,便向卞氏卖惨,想勾起卞氏爱子之心而归魏。 只可惜曹家父子的如意算盘,明显是拨空了。 卞氏和曹植母子不为所动,直接跑到宫里来,向刘备坦诚交待。 那两封书信,刘备却没看,目光望向那母子二人: “曹操既然已恕尔等之罪,孤也并未监视软禁你们母子,你们为何却不想归魏?” 曹植一拱手,正色道: “所谓父不慈子不孝,臣父欲置臣死地,臣与之早已父子恩义断绝。” “大王却不计前嫌,收留于臣,于臣有再造之恩!” “臣虽庸碌无能,却也是知廉耻,明事理之人,臣焉能忘恩负义,有负于大王!” 曹植表明了立场,目光坚决如铁。 刘备萧和君臣,眼中皆是掠起几分嘉许。 不得不说,相较于刘琮孙权之流,曹植还是有几分底线风骨,知几分廉耻。 “曹丕虽乃臣妾之子,然当初邺城之变时,他却毅然决然与臣妾母子在划清界限,站在了曹操那一边。” “既是如此,臣妾自然也与他母子情份已尽,焉能为了令他免于曹操牵怒,便忘恩负义投归伪魏?” “况且臣妾与曹操夫妻多年,最是了解他的心狠手辣,料想他绝不会放过我们母子。” “若是我们回往伪魏,曹操必杀我母子!” “臣妾虽愚笨,又岂会为他所骗,辜负了楚公收留之恩,却带着子建他们回去送死~~” 卞氏也表明了态度,还顺手将曹操父子的真面目戳穿。 刘备微微点头,慨叹道: “你母子二人有这份气节风骨,孤甚是欣慰。” “既是你们能如此深明大义,就安心留在了我大楚吧,孤现下如何待你们,将来也是一样。” 卞氏和曹植松了一口气,忙要谢恩。 这时。 萧和却眼眸一亮,趁势道: “大王,臣适才说过,谯侯可助我们智取睢阳。” “现下既是曹操先出手,想要诱谯侯归魏,这正是天佑大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