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此言一出,曹操身形一抖,霎时间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曹操不自禁的站了起来,手中奏报攥张,眼睛上上下下紧张的打量审视,脑中思绪飞转。 “文和言之有理,这极有可能是大耳贼的诱敌之计,元让若令匈奴主力尽出劫粮,只怕必要中计!” 曹操惊出一身冷汗,猛一拍案几,喝道: “来人,速速拟旨向元让示警,万不可令匈奴人倾巢而出,中了大耳贼奸计!” 众臣一片哗然,原本轻松的气氛,瞬间为沉重紧张取代。 曹操旨意刚下,司马懿却宽慰道: “陛下莫要太过紧张,大耳贼运粮兵马不过两万,倘若真想凭借两万步骑,就破了四万匈奴铁骑,必会故技重施,再用那连弩。” “有了乌丸人的前车之鉴,臣相信大将军势必会有所提防警觉,定然会提醒呼厨泉防范汉军连弩。” “只要能防住汉军连弩,臣想呼厨泉毕竟有四万铁骑,就算有所失利,应该也不至于遭受重创。” “只要匈奴主力不受重创,则并州之局面,当不会恶化到急转直下的地步。” 说罢。 司马懿接着又道: “再者,倘若大将军不有所行动,则大耳贼的十万斛粮草,就能顺利的运至永安。” “若大耳贼重复数次,则军中就能屯有足够粮草,大将军的劫粮之计岂非功亏一策?” “臣猜想,大将军此举,亦是不得已而为之呀。” 本是紧张激动的曹操,情绪瞬间冷静了下来。 细细品味司马懿所说后,曹操微微点头: “仲达言之有理,确实不能放任大耳贼运粮北上,若想阻挡这十万斛粮草,确也非得匈奴铁骑倾巢而出不可。” “既然如此,那朕就得改一改旨意,当提醒元让,令那呼厨泉务必小心大耳贼的连——” 一个弩字未及出口。 虎卫急匆匆闯入大堂,高举战报,大叫: “启禀陛下,并州急报。” “匈奴军团于白波谷中汉军埋伏,四万匈奴铁骑全军覆没,匈奴单于呼厨泉被汉军所擒,已为刘备处决于界休关前!” 曹操嘴巴大张,骇然变色。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