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赵云说完,目光坚定望着刘禅,等待着他的回应。 毕竟是赵云,当着众人的面,直言进谏,反对刘禅杀人。 刘禅眉头暗暗一皱,眼中透出一丝不悦。 显然,他对于赵云这种当众与他唱反调的举动,心下颇有些不爽。 在他看来,自己身为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做出的决定不应该受到如此直接的质疑和反对。 关键赵云还把刘备搬了出来,有指责他违背刘备仁德政策的嫌疑。 这让刘禅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心中自然不痛快。 刘禅干咳几声后,方撇着嘴角道: “车骑将军,我只是杀一万魏兵而已,没你说的这般严重吧?” “如果不杀一儆百,魏人怎么会害怕我们呢?他们又怎么会乖乖地投降呢?” 刘禅试图为自己的决定辩解,但他的语气中却透露出一丝心虚。 赵云却无视刘禅的不悦,正色道: “这些俘虏曾经确是魏兵,可现下既是被俘,只要稍加劝说整编,便可收归我大汉所用,成为可为天子而战的汉兵!” “何况现下蒲坂关已下,灭亡伪魏,收复雍凉二州已是易如反掌,我们现在已经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根本无需多此一举,再以杀戮来震慑敌心。” “故臣以为,这一万俘虏,还是不杀的好。” 赵云再次强调了自己的观点,语气坚定之极。 刘禅咽了口唾沫,眼中掠过一抹两难之色。 他一方面不想放弃自己杀俘立威的想法,觉得这样能够彰显自己的威严和决心。 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承认赵云的话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因为杀这一万俘虏而激起魏国军民的决死抵挡,确实可能会给大汉的统一大业带来麻烦。 而且,他也担心自己的行为会违背父亲的仁德政策,引起天下人的非议。 刘禅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抉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