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道密奏之中,定然隐藏着某些至关重要的信息,否则萧和不会如此郑重其事叮嘱。 当下,刘备便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令荀彧等臣子先行退去,只留下了诸葛亮一人在侧。 随后,他才神色凝重的揭开了密奏的封印。 这一道奏书的内容,竟是奏请刘备给坐镇洛阳的关羽下令,暗中秘密调遣精兵前往潼关,加强防御。 “增防潼关?这是何意?为何突然要增兵?” 刘备眼神中重现茫然之色,随即将奏书递于诸葛亮。 “关中前线,如今已有近三十五万兵马,就算太子分兵十万前往征伐张鲁,翼德他们仍旧手握二十余万兵马。” “前线的兵马应该是绰绰有余,完全够用,为何伯温还要朕特意调洛阳兵马去增防潼关?” “再者,长安以东之地,皆已为我大汉所有,纳入版图,潼关之地,又有何必要再派重兵前往驻守?” 刘备一连抛出了一连串的疑问,眉头紧锁,仿被一团乱麻缠住了思绪。 诸葛亮接过奏书,仔细审视着其中的每一个字,那眼神似要要穿透纸面,看清萧和背后的深意。 脑海中,一幅关中加汉中的详细地图,已然悄然勾勒了出来。 山川河流、城池关隘都清晰可见。 “潼关,汉中,汉中……” 诸葛亮喃喃自语,反复念叨着这几个地名。 眼眸陡然一聚,似乎隐隐猜到了什么。 正当他脱口欲出,想要将自己的猜测说出来时,话到嘴边,却又突然咽了回去,神色变得有些微妙。 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念头: 萧和明知镇守邺城的众臣之中,以他与荀彧为首,却为何要特意提醒天子,这道密奏只令他一人知晓? 这明显是不想让荀彧得知? 显然,萧和是有意不想让荀彧知晓这密奏中的内容,其中定有深意。 联想到刘禅重用北人的举动,再想到荀彧也是北人出身,亦是曹魏降臣中的一员,诸葛亮隐隐似乎猜到了萧和此举背后的深意所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