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悬杏堂的“桃花膏”,卖得和李清棠想象中一样好。 以楼念为圆心,众多贵族小姐为半径,推广起来极为容易,一些普通百姓家中,也会买“桃花膏”作为礼物送给女儿或妻子。 京城苦于春日的疹子的人家很多,这样一来,“悬杏堂”供不应求,李清棠却并没有扩大销量,还是坚持每天只卖三十罐。 展月还劝道:“为何不多卖些,这不是有存货吗?” “物以稀为贵,这疹子并不致命,只能算个消遣而已。而且来买“桃花膏”的大多是较为富足的人家,若轻而易举得到,扩大不了我们的影响力。”李清棠耐心地解释道。 展月点头赞同,笑道,“所以我跟着少东家不会错。” 在展月看来,李清棠懂得的比她多,即使医术上还不及,但要不了几年,李清棠的造诣一定比她高。 就这样,一来二去,“桃花膏”很快就在京城中打下了名气,连带着“悬杏堂”的名声也传了出去。 这名气甚至传到了内阁。 京营内阁中。 一位阁老从门外走了进来,扶着胡子笑道,喃喃自语着什么。 内阁里,江景舟正在批阅公文。一身红色圆领公服,暗色花纹遍布官服。春光落在他脸上,为他俊美凌厉的脸渡上一层暖金色的光晕。 听见动静,江景舟抬头,看向来人,礼数周到地问道:“张阁老,今日何事这么开心?” 张阁老笑道:“我孙女前些天问我要“桃花膏”,今日起个大早,终于买到了。” “哦?什么“桃花膏”值得张阁老亲自去排?”江景舟笑问。 这位张阁老年龄大了,最忌讳说什么值不值得,闻此不禁蹙眉道:“景舟啊,这话就不对了,什么叫值得我亲自排,不都是一样?” 江景舟做个拱手相让道:“是我不如张老,不过,这“桃花膏”看着倒是眼熟。” 张阁老闻言,举起桃花膏,“我这是“悬杏堂”来的,难不成你已经买到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