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听你讲话如饮美酒,令人陶醉~-《三国最强毒士,曹操求我别杀了》


    第(3/3)页

    这也是曹操的出兵习惯,出征前要先聚集文武商议,规划好具体步骤之后方可出兵。

    这便是谋定而后动。

    曹操是真正的好谋有断,与袁绍的“好谋无断”正好相反。

    会议从早上便开始,一直讨论到了中午。

    坐在这里的,都是聪明过人的奇谋之士,以及征战多年久经沙场的老将。

    文左武右,依次起——

    大堂左侧坐着的是以荀彧为首的文臣领袖,戏志才、荀攸、程昱、毛玠等文官。

    大堂右侧坐着的是以夏侯渊曹氏宗族武将为首的,曹仁、曹洪、夏侯渊等武将。

    曹氏宗族武将之后,才是李典、乐进等外姓武将。

    这也是老曹的用人习惯,凡是曹氏宗族的,优先重用自己人。

    然后再根据能力出众与否,重用外姓武将。

    “志才,你初来我军,主公便委任你为‘军师祭酒’。”荀彧率先开口,“不如便将你的高见说来与诸位听听。”

    戏志才是荀彧一手举荐过来给曹操的,结果上来就给了一个“军师祭酒”的位置。

    可见其对戏志才相当器重,这也是荀彧为何先点他的原因。

    等于是给他初来职场表现的机会。

    “高见不敢当,只是在下以为兖州方才平定蛾贼叛乱,正是与民生息的时机。”

    “冒然动兵,只恐伤及根本,还望主公三思而后行。”

    此言一出,众皆愕然。

    大伙儿全都没想到荀彧极力推荐的一个谋士,上来竟然就要和大家唱反调。

    曹公把大伙儿聚一块,不就是商议怎么进兵的吗?

    各抒己见,抒的那是怎么进兵的己见,不是退兵的己见啊!

    曹操皱了皱眉:“志才,此次将公等聚于大堂,是商议怎么进兵的。”

    戏志才性格向来是有一说一,不怕跟老板唱反调,他提出自己的观点:

    “曹公明鉴,兖州地盘微小,本无实力与众诸侯争雄。”

    “去岁得了百万黄巾,用之开垦荒田,发展生产,不用三五年便可使我兖州壮大。”

    “到那时候,去取徐州也好,冀州也好,都易如反掌。”

    “如果冒然动兵,大伤农事,还愿主公三思。”

    曹操眉头紧锁,兖州根基弱他怎会不知?

    真要说戏志才的分析有没有道理?

    完全有!

    兖州目前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口,但人口也需要时间消化。

    戏志才他是希望曹操求稳,不要赌,等打牢根基之后再去逐鹿中原。

    但是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曹操不想放过此次报父仇的机会去取徐州。

    尤其徐州殷富,曹操也需要一些敛财的手段。

    不能总干刨人家祖坟的缺德事儿。

    他目光逡巡一圈,独不见了李翊。

    便问一旁的荀彧道:“众人可都已到齐了么?”

    荀彧明白曹操的话外之意,躬身道:“李子玉尚未赶到。”

    曹操佯作大怒:“都已经晌午了,为何如此松散懈怠?”

    “曹仁,你即刻差人去将他找来!”

    “喏。”

    曹仁正要领命而去,却见李翊迎面走来。

    手里还捧着一叠案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