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万马奔腾,蹄声如雷。 隆隆的喧嚣,标志着曹操大军正在迫近。 “好雄壮的军队,好快的行军速度……” 刘备发出一阵感慨,不过面颊上仍然是喜怒不形于色。 丝毫没有因为大难临头而表现出丝丝的紧张感。 关羽、张飞二将忙着去训练士卒,征兵备战,身旁只有赵云一人在侍奉。 “玄德公,在下心中有一事不解。”赵云忽然开口。 由于他是被刘备从公孙瓒处借来解徐州之围的,所以主公仍然是公孙瓒,便不称呼刘备为主公。 “子龙有话直说便是。”刘备转身看向赵云,语气相当和缓。 赵云眺望一眼远方的飞沙走石,感慨道: “如今战事陷入焦灼,河北袁绍、南阳袁术他们都拥兵数十万,只要一声令下,便可轻易地解了徐州之围。” “可直到现在,他们都按兵不动,不肯发兵救援徐州。” “而玄德公兵不过万,将只关、张,为何……为何还敢去与曹操的十万大军相抗?” “何况陶谦大势已去,下邳城早晚失守,玄德公又何必螳臂当车,迟迟不肯离去呢?” 刘备微微迟疑半晌,旋即却是咧嘴笑出了声。 他的表情自到徐州以来就十分凝重,此刻竟意外地放松起来。 “人生天地间,以信义为立身之本,我既答应孔北海要救援陶使君,岂能失信?” “何况乱世之中,当以仁义对抗不仁,以信义拒敌不义。” “再者,备身为汉皇后裔,理应除贼扶汉。” “陶使君乃是贤弟钦命的徐州刺史,素以仁义为本。” “曹操则是想借父报仇之名,乘机掠取徐州。” “我助陶谦而对抗曹操,乃是助仁义对抗不仁。” 赵云听罢,大受感动,忍不住朝他抱腕作了个揖: “玄德公真乃仁德之君也!” “公既有如此抱负,云应当拼死相助!” 说罢,赵云便提枪赶去练兵备战了。 他走前还不忘看一眼刘备的背影,感觉他的形象一下子高大了许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