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面对一众患者,各医官也无可奈何。 他们只能将目光投向李翊。 “先生,这些患者已经病入膏肓,我等也束手无策。” “只能请先生出手了……” 众人无奈之下,又抱有一丝对李翊的期待。 他们拜李翊为师,一方面除了攀附高门之外,另一方面当然也是想学到更为精湛的医术。 不过,这对李翊而言可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他的医术全都是死记硬背的《伤寒杂病论》,如果自己通背一遍没有找到对应出处的话。 那他就真的没办法了。 咳咳…… 面对众人的满怀期待,李翊轻咳一声,回首看向七八名“徒弟”,那真切的目光教李翊实在不忍心拆穿。 “不瞒诸位,大家也该知道我早年跟随曹公身边,兼任侍卫一职。” “但我家族里确实是祖传医术的,只不过我们家里的规矩是穿女不传男。” “只因我天赋卓绝,在你们师奶医治的时候学到了一二。” “但理论知识与实践是有所不同的,诸位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吧?” “当然了,既然你们认我为先生,日后我也当传授你们一些医理知识。” “也好全了这一番师徒情谊。” 真要说的话,李翊这个理由编得很无厘头,甚至有些荒谬。 漏洞百出! 但就凭他现在的身份地位,以及治好伤寒症的实战战绩。 也由不得众医官不信。 因为在任何领域,只要你牛逼,哪怕放个屁,大家也觉得有理。 就如同李翊小学时曾经写过一篇作文,其中一句是—— “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颗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 语文老师看了之后直接暴怒,怒喷李翊写得狗屁不通,纯纯流水账。 然而鲁迅先生《秋叶》里就是这样写的,一模一样的句子,一个字也没改。 但语文老师就是会花时间解释,说鲁迅写的多么多么牛逼,内涵多么多么丰富。 同样的句子,同样的字,唯一不同的是写句子的人。 仅仅是换了一个名字,语文老师的态度就截然不同。 …… 现实就是如此。 谁牛逼,谁就更权威,谁就掌握了话语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