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所以黄叙是他黄家的独苗,又是嫡子。 懂不懂古代独生子女的含金量啊? 面对黄叙,别说是打了。 就是让这位相貌堂堂的虎威将军骂上一声,他也舍不得。 当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着手里怕摔了…… 啊……啊…… 曹休揉了揉眼睛,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 传说中威震荆南的黄将军,竟然疼惜儿子到这种地步! 这种事情在老曹家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曹操教育自己的儿子那可是相当严厉的。 甚至优秀如曹昂,都能让曹操说出:“宁愿再死十个儿子,换典韦活命”的话来。 所谓棍棒之下出孝子,正是得益于曹操严格的教育。 才使得他的儿子一个比一个优秀。 虽然曹操常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意思是生的儿子应当像孙权一样优秀,能够守住基业。 但他的儿子其实真不比孙权差。 反观黄忠对黄叙的溺爱,虽然没有让他恃宠而骄,但的确表现平庸。 没展现出什么惊人的才华来。 但估计对黄忠而言,只要儿子平安就好。 父母不求子女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只求他们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生。 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父亲,孩儿当时知你在岭南平叛,担心你因为分神,故而不说。” “害父亲担心,孩儿之罪也……” 说着,黄叙向黄忠重重顿首。 黄忠连忙接住他。 “不怪你,不怪你……为父一直教导你要知恩图报。” “你能够不远千里赶来兖州报恩,也算不辜负为父的教导。” 这父慈子孝的一幕,令张仲景看了也颇为动容! 瞧见黄忠脸上饱含风霜之色,当即也是连忙招呼他坐下,喝一碗热汤。 黄忠却没这个心思,只是问道: “知道曹州牧在哪吗?” 他下意识把救他儿子的人和曹操联系在了一起。 “我现在哪有心情吃饭,恨不得马上登门去向恩人致谢。” “何况,来的路上,我见郡内多有兵丁调动,想是要打仗了。” “再不去,晚了……就没机会了!” 黄忠不愧是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将,仅望一眼周遭环境,就知道这个州要打仗了。 “……哈哈。” 张仲景却是轻声一笑。 “汉升兄啊,你还是一如既往的性情如火啊……” “放心,且坐下来喝碗热汤,恩公暂时不会离开陈留,更不会离开兖州。” 嗯? 等等。 听张仲景的这语气,好像救他儿子的人跟曹操似乎没什么关系。 那…… “仲景,依着你的意思,救我儿子的不是曹公?” “那他是谁?” 此言一出,张仲景一缕胡须。 “此人便是平蛾贼,除蝗灾,治洪涝的曹营玉郎,兖州牧的别部司马。” “百姓们都习惯称呼他为医仙,姓李,单名一个翊字。” “好了,汉升不必着急,先吃碗饺子,暖暖身子。” “待会咱们身旁这位曹将军就会带我们去见李司马的。” 唔…… 如果是兖州的别部司马,那应该确实不至于着慌地出门。 打仗他是管后勤的,没理由领兵出去。 这样一来,黄忠确实不着急了。 说到这李翊,那黄忠还真不算陌生…… 一路行来,整个兖州都在流传着他的事迹。 而且神乎其神。 黄忠听到最离谱,最玄幻的一个传闻—— 就是李翊的师父是九天玄女,因体内生有九只金乌,九天玄女便不打算救济世人。 奈何金乌们以死相逼,献祭了自己,感动了九天玄女。 故而留下一卷《伤寒杂病论》,普度众生…… 故事虽然玄乎,但百姓们就好听这个,于是越传越神,越传越真。 到头来,百姓自己都分不清李翊到底跟九天玄女有关系,还是上清道祖有交情。 总之,怎么玄乎怎么传。 老百姓就爱听这个!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