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领三百人,在这个关口驻守,我料定何曼会从此过。” 从一开始,李翊就一直在盯着地图看,他现在终于敲定好了位置。 “喏!” 曹休是职业军人,最擅长的就是服从命令。 …… 他遵从李翊的命令,率三百人很快到了指定好的位置驻守。 刚一扎下营寨,副将就忍不住忧心道: “将军,方才李司马说何曼会率军从此处过,可是实话?” 曹休一边观察此处地形,一边睨他一眼,“先生你还信不过?” “先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世间岂有他不能料算的事?” 一听这话,那副将轻咽了口口水。 要知道,李翊就只给了他们三百人,若是何曼真的率大军来了。 哪怕对面真是一群酒囊饭袋,用人数压也能把他们压死…… 真是越担心什么,就越来什么。 就在曹休勘察地形之际,一名斥候飞马来报。 “报——” “何曼率兵万余,于寨前挑战!” 嘶…… 副将傻眼了,心想来得好快,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曹休神情却表现得很从容,“他来得正好,我只怕他不来。” 李翊早在出阵前就已经给曹休打过预防针了,帮他分析了汝南局势,人物关系网。 还具体提到了主要谋划策略。 所有的自信不单单是源于李翊,还源于对对手的知己知彼。 “我军不过三百人,何曼若不过来挑战,我反倒瞧不起他。” 说着曹休便转身往寨前走去。 “将军……”副将连忙跟上,忧心忡忡地说道,“敌军是我们的数十倍,咱们不可轻敌啊!” “何曼……何曼他再是匹夫无能,这么多兵马还是大意不得的,何况何曼周围还有其他黄巾势力,到时候对我们形成四面合围,我军就要陷入绝境了!” 这副将担心的是,到时候他们被包围了,连突围求援的机会都没有。 毕竟敌军数量比他们厚太多…… 而且其他几股贼兵也都盯着这里的,他们也不傻,知道官兵来剿他们了。 现在就等一个人先跳出来试试水。 只要他们发现来得官兵是软柿子可捏,便会一拥而上。 作为地头龙的“截天夜叉”何曼,就选择了第一个跳出来。 “此战我有信心,我对先生也有信心。” “你需谨记,先生从不犯错!” 曹休语气肯定,跟李翊相处这么久,他相信李翊的每一个安排。 “可……可……可我们……” 副将一边追着,一边口中呐喊,“可我们才三百多人啊,要不去找李司马要点儿援军?” 哈哈哈…… 曹休笑出了声,“兵者诡道也,虚虚实实,真真假假。” “这群贼人不通兵法,我早就提前派了三支小队,准备了三千旌旗,便插于四周林间。” “又遣二十骑在空地奔驰,制造尘烟……” “凭他截天夜叉何曼的脑子,只怕识破不了我的兵法。” “……哈哈哈,保不齐他会觉得我们有千军万马呢?” 曹休越说越有自信,已经沉浸在自己的布阵当中了。 黄巾军真的就是名将的经验宝宝,三国很多名将都是靠刷黄巾军,刷成一代名将的。 因为黄巾军的特点就是数量多,战斗力低,组织能力差,士气低,容易一触即溃。 几乎完美符合一个新人将军的要求,又能找自信(对面人数多,打败了大规模军队),又能纸上谈兵(初通兵法就够了,对面没文化) 所以李翊安排曹休过来,也是为了培养他将来做大将。 尤其李翊还多次向曹休保证,这个“截天夜叉”何曼是个莽夫,他手下的士兵也都是莽夫中的莽夫。 对付这种莽人,稍稍动动脑子就能够对付。 何况,真力有不逮,还有李翊在后方压阵呢…… …… 敌军来到寨前,开始叫阵。 曹休率军迎战,迅速地集结在一起。 凡事就怕对比,对面人数虽然庞大,人山人海,但队伍却松松垮垮,组织涣散。 反观曹休这边出来了百余人,却个个面色肃穆,不苟言笑。 每一个人都站的跟木桩似的,庄严神武。 光是远远往上一眼,便觉威风凛凛,知它是一支能打胜仗的尽旅。 远的不说,光这个块头,就比对方大了一倍。 两相一对比,这气势还真不输对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