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惊为天人!(求订阅)-《医学模拟器》
第(3/3)页
这得看下神经的直径。
患者的神经直径,特别纤细,几乎是微不可查的大小了,连续性没有断裂。
代表一般情况下,不存在瘫痪症状。
没瘫痪,但是神经的大小却出现了问题……
血管没问题,神经有问题,这代表不是营养性的,也不是失用性的,失用性的会等比例都减小,而且血管的直径可能小的最为明显,因为不需要这么多血运。
但患者的血管直径正常,代表运动量不少,有这么多的血液供应,可?
所以!
这肯定是上游神经纤维出现了病变啊,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压迫。
下肢神经的占位性病变,一般是腰椎间盘突出,或者是闭孔处的卡压。
若是大腿处的器质性病变,压迫了神经的话,这种情况很少出现,二是不会压迫到这样的程度还不被发现。
要等踝关节韧带损伤才被发现。
那么很有可能就是,没办法解决的,或者是没有发现的。
而这个患者的文字诊断是,左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可疑闭孔病变、腰椎间盘突出。
没有特异性的指向,这是对应正确的啊。
没有说明到底是闭孔还是腰椎间盘突出,只是一种推测。只是可疑。
所以,这个题的重要点和解题思路,是可疑两个字!
彭伶俐再往下翻的时候,王环却叫停了:“师兄,稍微等一下,我没看明白。”
彭伶俐便说:“好,不着急,你先看一下周老师给出来的提示。”
“这样的题目,就很考验我们的基本功以及对医学知识的整体理解,而不单纯只是我们骨科的内容。这个题太好了!”
彭伶俐发现,自己自从上了临床医学后啊,大部分就是背,记住即可,然后去找关键词,就可以做题了,完全没有理科的那种推敲思维。
为什么呢,现在临床医学的应试教育,基本就是死公式。
比如说,一个检查结果对应着一个诊断,不弯弯绕。
比如说一个体格检查结果出现,就对应着相应的诊断,不和你玩套路。
太简单了,没有挑战性。
可周成的题不一样。
再过了一会儿,彭伶俐发现王环可能还没有思路,就开始说了:“这个周老师设定的规则很有意思!”
“答案是绝对正确的,不能做出任何改变,要保证对应正确。”
“少了这个规则,就没办法确诊了。”
“这是一种套路,却也是一种特别新颖的教学方式……”
“你看啊,王环……”彭伶俐一边说,一边仔细地给王环做着对比,然后讲解着内部的逻辑层次和结构。
有一种终于遇到了挑战性和趣味性同时很足的例题的感觉。
而在这么说时,示教室的门被推开了,赫然是郭霖再走了进来。
“彭师兄,王师妹。”郭霖此刻的表情闪烁。
“正好,郭霖,你看到了王师妹给你发的那个压缩包了吗,很有意思,我现在就在和王环拆解周老师给的题目。”
“我感觉好久都没有这样推敲的思路了。”
“而且我给你讲啊郭霖,要看出这样的诊断来,还必须要结合周老师给出来整体框架。”
郭霖闻言,不解地挠了挠头,说:“这个诊断还真能看得出来啊?”
“嗯呐。能啊?”彭伶俐现在坦然了。
“报告、病灶定位、解剖结构、层次、理论、限制。这是周老师给王环进行核磁阅片教学时的大纲,你想一下吧,这里面几乎涉及到了所有。”彭伶俐一边说,一边竖起了大拇指。
郭霖喃喃,听了这话后,马上又转头走了出去。
“你干嘛去?还有一个例题,你不做了啊?”彭伶俐问。
“我去问问,我现在转科室还来不来得及!”郭霖的声音从示教室外传进。
王环的嘴巴微张,满脸错愕。
彭伶俐却不觉意外,他之前就和郭霖一起感慨过,学医其实就是靠死记硬背,而死记硬背能够在临床上应用的东西少之又少,基本上没灵巧性。
但现在,有一种不一样的东西出来了,郭霖自然惊为天人。
他也如此!
“彭师兄,这样好吗?”王环问。
“有什么不好的,如果不是因为我老师是主任,我也想去跟着周老师。”
“我总算明白杨师兄为什么喜欢跟着周老师一起玩了。”彭伶俐心跳略有加速,有一种知己难求之感。
因为医学不管是写文章也好,还是什么其他,套路太多,太过于单一,其实就是机械性的重复,于他而言,写论文也好,做实验也好,都提不起兴趣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