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培养民族向心力-《锦衣卿相》
            
            
            
                
    第(3/3)页
    “啊?哦。”
    “我与京中女子皆无来往。”身边就一个听雪,还是凌霄的心上人。
    “你与我说这个做甚?”这比偷听被发现还尴尬。
    他自取一杯茶,翻看起车中书籍,马车微晃,头顶的玉簪在阳光下剔灵透通,似有水波流动。
    苏希锦突然想起一件事,“六皇子的liu是哪个liu?”
    “冕旒的旒。”
    冕旒是冕冠上的装饰物,而冕冠与冕服是一种礼服,只有帝王才可穿戴,且只能在重大事件中才穿戴。
    皇上给六皇子起这名,莫非……
    “如你所想,”似感受到她的注视,韩韫玉头也没抬。
    苏希锦好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
    慈元殿,皇后正跟周武煦商量四皇子与吕子芙的结婚事宜。
    “你跟礼部商量便是。”
    周武煦想着苏希锦纸上的信息,心不在焉。
    吕皇后心思百转,以为他对陈太保临死那番话耿耿于怀,便道,“陈氏老了,临死时的疯言疯语当不得真。”
    周武煦抬头,“朕今日早朝已经说过,任何人不得再质疑皇室血脉。”
    吕皇后这才开颜。
    倒是周武煦,突然觉得哪里不对。
    陈太保那人他了解,狂悖自大,心比天高,不可一世。
    便是临死都不愿说句认命的话,何以扯如此空穴来风的谎言?
    仅仅是让他对此生疑,与皇子产生隔阂吗?
    滴血认亲再顺利不过,只太顺利,未免让人生疑。
    他心神不定,一会儿是苏希锦的治国书,一会儿是陈太保临终遗言。
    思来想去不得安宁,“朕出去走走,不必等我。”
    吕皇后暗自咬牙,等他走远了,才吩咐婢女,“今日十五,去打听打听皇上去了哪个宫中。”
    一旁的秋彤嬷嬷张了张嘴,终是忍下。
    苏希锦最近很忙,一是林母病了,招她与林舒正过府陪伴。二是皇上得了她那封建议书,与她探讨书上之论。
    “以百姓为己任朕知道,朕记得你会试策问便写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只以人民为中心,朕第一次听说。”
    苏希锦坐而对之,“陛下可曾听过一句话。”
    “什么?”
    “权利看似来自上级,实则来自下级。”
    “哦?”
    从来都是他赋予别人权利、职位,别人听命行事,第一次听说还有下人赋予上级的。
    “自古朝代变迁,行军打仗争的是什么?土地和人。土地供百姓生存,人根植于土地,二者稳定结合,方有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而陛下的权利来自对整个国家的管束,本质上就是对土地和人的管控。”
    “以人民为中心是因为国家依靠百姓发展。因为土地是死的,自陛下打天下起,便基本稳定。而人是活的,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价值,也有自己的不稳定性。人民创造价值,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古来继承大统之人都必安抚民心,可以说得民心者得天下。”
    “可你也说百姓并不在意谁当政,只要管理得当,令他们吃饱穿暖,就不会暴动。”周武煦还记得她曾经说过的四等官言论。
    “若百姓强,贪心不足,思想泛散,势必对皇室产生威胁,导致江山不稳。”他说。
    她说话直接,他说的也直接。
    苏希锦早料到会有这个问题,哪怕开明仁德如周武煦,皇权始终是他最后的底线。
    皇家的尊贵之处是因为它高人一等,享有特权。而若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平等,很明显打破了这种特权。
    所以苏希锦从来不说人人平等,这对于封建社会是不现实的。
    她只说百姓为中心,执政将百姓放在第一位,善待百姓。
    “有一计可解陛下之危。”
    “何计?这里就你我两人,不必吞吞吐吐。你有什么且都说来。”周武煦迫切想知道。
    苏希锦以茶水润喉,缓缓说道,“培养民族向心力。”
    又是一个听不明白的词语,周武煦头疼,“民族什么?什么向心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