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尤其生活的艰难锻炼了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精神,就像野草一般野蛮生长着,生命力更顽强。 所谓穷则思变,变则通。 只是没有出头之日,被埋没了,就好比深埋于地底的金子,被生生扼断了“通则达”的先决条件和出路。 石寒前后两世为人都出生在社会的最底层,深能体会穷人的苦难,知道陈安的症结所在。 于是又语气一转,问道:“嗯,虎侯兄,你先时说你所有盘缠都被人骗去了,被骗得身无分文,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可否和我们说说?” “唉,人穷志短啊!”陈安神情一黯,大倒苦水。“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我来洛阳游学时,竭尽家中所能才凑足了个二、三十余贯铜钱,到得洛阳时,一路上省吃检用,除去行车,食宿所耗费,已止余得二十余贯不到。” “我考虑到自己在洛阳求学的住宿、吃饭,给老师的‘束脩’之礼,还有学杂、社交等等各项费用,哪里得够?” “于是就想着要勤工俭学,半工半读,白天跟随老师上课,下午和晚上则去兼职做工,解决自己现阶段求学期间的费用。” “于是我拜了老师谏议大夫陈训之后,就辗转洛阳城中各处找工……“ 石方立即高声嚷嚷起来:“这不挺好嘛,没毛病啊,边打工边读书,完美解决困境,‘出身贫寒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方大总管,你只怕太想当然了,根本没吃过求工的苦啊,”丁凯作为酒肆的大掌柜自是最了解洛阳的用工行情,最有发言权。 “你就比方我们酒肆中招收小二帮工,后厨杂役等等这些人人尽皆做得,极易被替代的工作,我们为了方便管理,一般都要求有熟人介绍的。” “可保证这个人在工作中突发了什么问题,给我们酒肆造成什么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我们马上能够找到他的介绍人,连带责任人,让他逃脱不掉,必须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这样我们能知根底,用起来才放心,因此没有熟人介绍的话,你就算工作认真负责,再能吃苦耐劳,再能尽心尽力,我们也不会招收的。” “反正这天底最多的,到处走的就是两条腿的人,不知多少人在等着想找个工混口饭吃,有许多人甚至根本不要工钱,只求每天有顿饱饭吃就行,尤其是那些个几岁、十几岁的半大孩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