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之技-《孙子兵法现代释用》


    第(3/3)页

    “买一送一”是一条大胆的妙计。它使雪佛莱—奥兹莫比尔汽车厂走出了低谷,为我们开阔了视野。

    □“怀旧”操作施特劳斯出奇制胜

    俗话说:“物极必反”。在大多数经营者推陈出新的时候,你却背道而驰,将已淘汰的产品推向市场,有时也可出奇制胜。

    100多年前,美国西部掀起了一股“淘金热”,原德籍犹太人维·施特劳斯抱着淘金发财的希望来到旧金山。但是,当他到那里已经聚集成千上万淘金的人们后,遂改变了自己的初,离开淘金的人潮,自己开了家经营日用品的小商店。

    一次,他携带一些线团之类的小商品和一批供淘金者搭帐和马棚用的帆布外出销售。在船上,小商品很快便销售一空,待抵达码头时,他携帆布去推销,可是却未能如愿。懊丧之余,李维听到淘金者抱怨裤子不耐磨,没穿几天就破了。他灵机一,立刻找到一家服装店,用自己的帆布做了几条裤子,卖给淘者,很快就卖完了,并接到大批的订单。此后,李维专门从事仔裤的生产、销售,并成立了李维·施特劳斯牛仔裤公司,设专门的服装厂,大批量生产“淘金工装裤”,以淘金者和西部牛为销售对象。由于这种耐磨的帆布裤适应了人们的需要,既实又好看,因而销路极好。

    李维·施特劳斯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是他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矢志不渝地投入到产品的深层次开发中。

    李维不断发展自己的事业,根据工人们的劳动特点,不断改裤子面料和样式,以适应工人的需求。最终,他找到一种法国叽布为面料来生产裤子,既坚固耐用,又美观大方。与此同,他还十分注意裤子的实用性。

    因为考虑到人们习惯于将矿石的样品放进裤袋里,先前使线缝制的裤袋不牢固,李维就在缝制臀部裤袋时改用金属钉牢;牛仔裤的扣子则用铜、锌的合金材料制成,并在重要的部使用皮革镶起来。这样,就形成了牛仔裤的特有样式,作为一时髦服装,它拥有了广大的消费市场。

    此后,李维公司根据人们不同时期消费观念的变化,又不推出新的样式,使牛仔裤做到耐穿、便宜、合身。时至今,李维,施特劳斯公司已经在世界12个国家设有加工厂,在多地区和国家设有销售网,形成年销售额达20亿美元的大型业集团,令诸多服装加工业同行为之震惊。

    由于人们的怀旧心理,许多产品在停止销售多年后,仍有可能“卷土重来”,再度走俏。适当地进行“怀旧”操作,就能重新占领市场。

    □可乐大战“百事”挑战“可口”

    推陈出新,是以“奇”取胜的核心,出新的力量是强大的。出奇,往往可以弱胜强,以小胜大。

    “可口可乐”自1886年问世以来,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一直独霸美国饮料市场,是饮料王国中名副其实的巨人。

    继可口可乐问世后,一个名叫凯莱布·布拉伯汉的人把一叫做“布拉德”的饮料改名为“百事可乐”,向“可口可乐”发起战。但是“可口可乐”太强大了,“百事可乐”只能远远地跟在面。

    随着时光的推移,百事可乐逐渐变得成熟起来,它现可口可乐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几十年过去了,可口可乐的配,它的经营原则,甚至,装可口可乐的瓶,都没有任何变化。在特兰大,可口可乐的经理们还配合那种古老、奇特的瓶子推出种自动冷饮机,投入一枚五分硬币,即可买到一瓶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大胆地改变了自己的“包装”,向市场推出一种12盎司的新型瓶装的百事可乐(可口可乐为6.5盎司的瓶装),售也是5分钱一瓶;一时间,亚特兰大城内到处是“五分钱买双”的喊声。面对百事可乐的挑战,可口可乐束手无策,只好大度降价。

    百事可乐赢了“一局”,“一发而不可收”——它针对可口可的“老传统”形象,发动广告大战。把自己描绘成“年轻、富有朝、富有进取精神”,仿佛喝了百事可乐,人也会变得朝气蓬勃一,而喝可口可乐则成为“因循守旧、不合时尚”的象征。百事可的销售额猛增,待到可口可乐对此做出反映时,百事可乐已牢地巩固了自己的“阵地”。

    百事可乐的壮举,可谓出奇不穷,出神入化。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