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之艺-《孙子兵法现代释用》


    第(3/3)页

    那位职员听后,感动得热泪盈眶。

    奥尔森非常重视人才,从不埋没人才。对于干得好、有能力人,他总是毫不犹豫地给他们升迁的机会。正因为如此,很多都愿意到数据设备公司来为奥尔森工作。

    奥尔森对职工既严格,又关心,所以公司蒸蒸日上,他很快雄霸一方。

    □论功定罪明成祖一统天下

    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他依法治天下,使一国家逐步走向稳定,为明朝276年的天下奠定了基础。明成强调法治。一次,一名立有战功的将官触犯了刑法,刑部官员将官说情,希望明成祖能“论功定罪”。明成祖批评刑部官员:“执法应该公正,赏罚应该分明。过去他有功,朝廷已经奖赏他;如今他犯了法,那就该给他治罪。如果不治罪,那就是纵,纵恶如何能治理天下呢?不能‘论功定罪’,而是要依法治。”

    明成祖对外戚的约束很严,凡外戚“生事坏法”者都被处以罪。有一次,太子的妻兄张旭放纵家僮影响很坏。明成祖得,亲自召见张旭,对张旭说:“你是皇上的亲戚,最应该遵纪守,否则,我要罪加一等来惩治你。如果不这样,大家都去欺凌姓,天下怎么能治理好?请你当心!”

    明成祖继承了父亲勤政的好作风,每天除了早朝之外,还有朝。明成祖认为早朝过于繁忙,没时间与大臣们交谈,早朝之他就把六部尚书留下来,与他们促膝谈心,交换各种意见,制相关的法律政策,然后推而广之。

    明成祖认为人才是治国的栋梁,因此,不但三令五申地告诫部(任免官吏的机构)官员要把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而且指吏部官员对人才要做到“人尽其才”,即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有才能。明成祖曾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君子敢直言,不丢官丢命,因为他是为国家着想;小人阿谀奉承,只想升官发,因为他是为一己私利着想。”

    为了把各地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朱棣诏令对全国各州县官吏进行考核,以九年期限为满考核,对那些在满考核中政绩著的官吏除嘉奖之外,都留在京城六部中任职。

    明成祖讨厌阿谀奉承,喜欢直言快语。为了鼓励大臣们说话、说实话,明成祖不止一次对众大臣表白道:“国家大事甚,我一个人再有能力,也难免有忘记的和处理错的,希望大家现我忘记了就提醒我,做错了批评我,大家千万不要有所顾忌!”

    一次,贵州布政司在奏折中写道:皇上的恩诏到达思南府,太岩山间都响起“万岁”的声响,这是皇上的威恩远加山川的灵啊!一些大臣听了这段话都纷纷向明太祖祝贺。明太祖面现悦,说:“在山顶上呐喊,千山万谷都会回应,这本是很平常的,你们想用阿谀奉承来讨我欢心,实在不是贤人君子的作为!”

    明成祖在位22年,扩大了疆域,发展了经济,使天下得以大。闻名于世的多达两万二千多卷的类书《永乐大典》就是明成集全国三千多有名望的文人墨客编纂而成。

    □赏罚分明李从珂含恨自焚

    五代后唐的李从珂从小就跟随唐明宗李嗣源南征北战,立汗马功劳,被封为潞王。李嗣源死后,其子李从厚继位,史称帝。闵帝年纪小,朝政全由朱弘昭等人把持。朱弘昭将朝廷臣贬的贬、黜的黜,李从珂难逃厄运,于是在风翔(陕西风翔)起兵。朝廷闻报,立即派西都留守王思同领兵征讨。

    凤翔城墙低矮不坚,护城河也很浅。王思同没费多少力气连克凤翔东西关城,直逼风翔城下。李从珂见形势险危,冒险上城楼向城外将士呼喊道:“我从小就跟随先帝出生入死,打今天的江山,如今朝廷奸邪之人当道,挑拨我们骨肉之情,我什么罪过,非要置我于死地呢?”说罢,声泪俱下。

    王思同带来的兵将都曾跟随李从珂出征过,十分同情李从。羽林指挥使杨思权本来就跟朱弘昭不合,乘机大喊道:“大公(即李从珂)才是我们的真正主人啊!“率领自己的部队投了李从珂。杨思权进入凤翔城,呈上一张白纸,要求李从珂在克京师后封他为节度使,李从珂当即在白纸上写下“思权可任宁节度使”九个字,把纸交还给杨思权。消息传到其他还在攻的将士中间,步军左厢指挥使尹晕嚷道:“杨思权已经入城受了,我们还拼什么命啊?”将土们闻言,纷纷扔下兵器,要求归李从珂。王思同见大势已去,只好抛下军队逃命去了。

    李从珂由败转胜,喜从天降,倾尽城中财物犒赏各将土,李珂又发布东进命令:凡攻入京都洛阳者,赏钱百缗(一千文为缗),将士们欢声雷动。

    王思同逃回洛阳,闵帝惊慌失措。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康义率兵去征讨李从珂,结果全军投降了李从珂,引导李从珂杀入阳。在这种情况下,太后被迫下令废除闵帝,立潞王李从珂为帝。李从珂即位后,下诏打开库府犒赏将士以兑现出征时的言,哪知道库府空空如也,而犒赏所需费用高达50万缗。李珂以各种手段搜刮民财,逼得老百姓上吊投井;又把宫廷中的种器物,包括太后、太妃的簪珥都拿了出来,才勉强凑了20万,还缺五分之三。

    端明殿学士李专美劝说李从珂道:“国家的存亡在于修法、立纲纪,如果一味犒赏,即使有无穷的财宝也填不满骄兵的壑。”

    李从珂认为李专美言之有理,对士卒不再一味纵容,但他惟有乱,不敢从根本上修法度、立纲纪,对违法乱纪行为也是大化小、小事化了,一味迁就。

    李从珂即位后的第三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兴兵造反。由李从珂治军不严,纲纪不明,派出去平叛的队伍一意孤行,降降,逃的逃,通敌的通敌,石敬瑭长驱直入洛阳,李从珂含恨登,举火自焚,后唐从此灭亡。

    □相互信任盖蒂发展油业

    领导信任员工,员工信任领导,才能令出必行,目的自然实现。

    保罗·盖蒂不到24岁时就成为一个独立的石油经营者,并到了第一个百万美元。

    盖蒂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钻探上,他穿着满身油污的工作服与工人们吃在一、干在一起,深得他的雇员们的信赖。

    有一位老练的油田工人出现在盖蒂的钻井场地,提出要在蒂手下找一份工作。盖蒂知道他是在一家大公司工作,问他:

    “那里的条件比我这里好多了,为什么非要到我这里来呢?”油田人怒冲冲地说:“我在那个钻井场已干了五个月,只钻了四千尺!”

    盖蒂笑了,问:“那么,你认为要是由我来干,需要多少天才钻这么深?”

    油田工人回答:“10天!我敢打赌。这就是我为什么不愿在边干的原因。”

    这个油田工人后来成了盖蒂的骨干成员。

    盖蒂坚持认为:“伙计与老板之间所存在的紧密团结精神与互信任是至关重要的。”

    有一次,盖蒂在利福尼亚西尔滩油田租得一小块土地,而这小块土地又只能通过一条长400多英尺、宽不足4英尺的地来接通补给路线,载运物质和装备的卡车根本开不进去。同行都劝盖蒂:“把这一块油田忘记吧!你永远不会在那里钻出一井来——一百万年也作不到。”

    盖蒂与他的工人们商量,一个钻井工人说:“老板,让我们前看看,我们会找到某种办法,不要担心!”

    盖蒂与工人们一起来到那块土地上,工人们向盖蒂提出了用小型钻井设备和铺设窄铁路的办法,不但很快地打出了井,而且很快地产出了油。

    盖蒂的事业就是这样迅速发展起来的。到了1951年,盖蒂拥有了一个浩大的“潮水石油公司”,仅此一个公司,其资产就过了8亿美元!

    如今,盖蒂的石油公司及其它矿产勘探公司活跃在全球四大洲上,其财产在10亿美元以上。

    盖蒂信任员工,也赢得了员工的信任,从此善蒂的石油公司蒸蒸日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