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小迷弟-《带着荒田回过去》
            
            
            
                
    第(2/3)页
    下午一点,车子到了县城。
    到了地方自然是和以前他去插队的时候一样,各大公社安排接人。
    杨小乐去的公社这次没安排人。
    没有导航,他自然也摸不到地方。
    好在找了一个车队商量了一下,先去对方的公社,因为对方的公社距离喜子所在的东窑公社只有三十公里的路。
    和周远道别,上车继续前进。
    下午三点半左右,车子到了公社。
    还剩下三十多公里的话,就得靠他自己了。
    杨小乐打听了一下大概的方向,便告辞独自一人来到公社隔委会这边。
    来这里自然是去看看这里的地图了。
    有大概的地图,不会偏差太大。
    悄悄拿走一张县城的地图,他这才按照地图大概的位置前进。
    出了公社,四周高低起伏的高原地带,在寒冬下显得特别萧条。
    各种枯草交织在山坡山顶上。
    也不全是山。
    有的是塬。
    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周围陡峭,顶上比较平坦。
    人和车子则是行走在下方的沟壑里。
    看完了风景,瞄准方向,按照地图大概的距离前进。
    他自然不会完全按照地图来前进。
    有的人和车需要绕行的地方,他直接从塬上穿过。
    站在塬上,看着附近的地貌给人一种很苍凉的感觉。
    路上也碰到了一些人。
    没有交流。
    一个小时以后,看到不远处有人影子,他悄悄的出了空间,背上了自己的大行囊。
    免得碰到喜子的熟人。
    “几位同志!”
    此时已经四点多了,过来的是五个知青,三女两男,正用板车拉着刚刚砍下来的柴火走路。
    几人相互看了看,其中一个男生站了出来;“你好,有什么事情吗?”
    “你好,我想问一下,这里是不东窑公社?”
    按照距离,应该差不多了。
    几人相互看看,点了点头:“嗯,这里就是东窑公社,你干嘛的?知青吗?”
    看着有点不像。
    “不是,我来找我弟弟,他在东窑公社白柳沟村6队插队当知青。”
    几人狐疑的看了看,:“6队的?这里就是白柳沟,我们是2队,6队离这里挺远的。”
    听到居然是一个大队的,他一阵高兴。
    总算是找到了。
    随后赶忙问道:“那6队怎么走?”
    听到这话,对方指着不远处的一处塬说道:“就是那边,看到这个塬了没,再过去一个,不过从这过不过,要从前面或者后面绕路,大概十公里的路吧。”
    指着四周比划着。
    杨小乐见状看了一下大裂缝的地面,笑着点了点头。
    “好,谢谢了啊,我去找找。”
    和几个人告别,他重新踏上了道路。
    看到几个人推车离开远了,他这才悄悄的进了空间,没一会出现在了对面,走了一段又碰到了一个裂缝,重新出现在了另外一边。
    过来以后,他就已经小心多了。
    免得让人看到了。
    因为这附近经常能看到有打柴的人出没。
    渐渐的,在一处山坡上看到第一片窑洞,知道应该是找到地方了。
    来到地方,就碰到这里的人。
    一个头戴羊肚巾身穿羊皮衣服的青年。
    对方正拉着一个驴车,上面放着一个大油桶。
    只不过里面装的好像不是油,而是水。
    “老乡!”
    杨小乐看着对方喊了一声。
    对方皮肤黝黑、嘴唇开裂,要不是能感觉出来对方年龄不大,他都要以为对方三四十岁了。
    对方停下了车子,好奇的看着他。
    杨小乐也是一阵的奇怪,怎么也不说话。
    “老乡,这是白柳沟6队吧?”
    对方点了点头。
    看着对方的动作,杨小乐明白了,可能是个哑巴。
    随后便说道:“那个……老乡,我想找杨小喜,BJ过来插队的知青,您认识吗?”
    对方又点了点头。
    “能不能带我找他。”
    又是点头回应。
    随后,就看到对方指着不远处的窑洞,比划一下,拉着毛驴向着山坡上赶去。
    山坡也不平,还是要弯弯绕绕。
    看着近,走了二十多分钟这才到达目的地。
    此时村里也有零星的人看到杨小乐都是一阵的好奇,但是眼神中带着一丝丝的警惕。
    车子在一处窑洞的门口的平台上停了下来。
    院里栽了两个树。
    “水来了啊!”
    看到他们过来,窑洞里走出来一个中年妇女,还带着三个孩子。
    两女一男。
    大的十八九岁,小的是男孩,也就十来岁的样子。
    四人看到杨小乐都是愣下一下。
    看向了哑巴。
    哑巴指了指窑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