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城市智慧生态树地铁体系:……(1200000000积分/1套)】 前者,是由微型量子传感器以及纳米修复机器人搭建,能够实时监测道路应力,承重,并且上传数据的路面系统。 一套就可以覆盖一整座城市,并且云端联网。 想象一下,一条永不结冰,自我修护,能够精准定位并且提供路况信息,提升行车安全,号称“零事故”的,活的城市马路! 简直比赛博朋克还赛博朋克。 后者,则宣称是融合了生物科技的地铁隧道自建项目。 “地铁隧道还能自建?” 吴幼仪试图想象那个场景,但由于想象力有限失败了: “难道也是利用机器人,帮助定位检测,然后挖出适合的,可供地铁通行的隧道??” “商品介绍里有。” 姜骄眼里闪着感兴趣的光:“这棵树的原生树种,经过整整三十七次基因改造,利用牵引生长液,可以控制树根走向。 树根会按照规划好的方向拓展,直到生长到设定好的数值。 树根中空,内可容纳地铁线路通行,树冠可联络云端,配合智慧驾驶系统。 这种树一般适用于海底地铁修建、湖下航道通行以及电线铺设项目。” 最关键的是,这一套地铁自建体系工期只有两个月,却能辐射覆盖周边150㎞的地铁网络。 两个月全线竣工。 哪怕是世界上最擅长基建的华夏兔,也不敢这么吹牛皮。 “地铁可以在树根隧道里面穿行?” 吴幼仪忍不住咋舌,脸颊上却不自觉涌现一点笑:“如果能亲眼看到就好了。” 姜骄没说什么煽情的话,只是一味地计算积分,扩大随身空间。 …… 此时距离大冬季结束,还有整整三个月。 室外气温,已经低至零下五十六度。 气象小组预测,未来两个月内,气温波动不会超过-54℃~-59℃这个区间。 山顶营地,入目银白一片。 狂风卷着坚硬的雪粒,抽打在建筑表面,留下星星点点的痕迹。 而那条被兽人们称作“母亲乳汁”的瓦尼河,早在几个月前就停止了流动。 河水冻结,厚达十几米的冰层下,能看到透亮的河水,以及体型夸张的鱼类影子。 预留出的耕地上,结结实实落了一层又一层厚重的雪。 地里早就没有活着的作物了。 然而,越过这片耕地,在被巨大岩石包围的低矮洼地里,此时却矗立着十座与这个蛮荒世界格格不入的“塑料”大棚。 这些大棚截面呈半圆形,骨架由加固的复合材料,以及粗大的本地硬木材混合搭建。 侧面覆盖着一层速干水泥,很好地隔绝了来自外部的严寒。 只是大棚骨架上方,贴合的却不是什么塑料,而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 它的制作原料,姜骄也见过。 就是那些巴掌大小,花皮拳头大的吸血蚊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