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量样本被送入实验室。 灯火通明,无数科研人员和实验器械,迅速投入工作: 自动化移液工作站的机械臂,不知疲倦地重复工作,将数以万计的样品,精准分装; 高通量生化分析系统,指示灯疯狂闪烁。 能同时对上千个样本进行活性筛选; 低温电子显微镜持续运转,试图解析出那夜蛇毒素蛋白的三维结构,为设计抗体提供精准“靶点”; 时间被疯狂挤压。 研究人员困了,就依靠冰冷的仪器休息十分钟。 饿了,就撕开能量棒,囫囵吞下。 指挥部里,每个人的办公桌下,都有一张没打开过的行军床。 咖啡杯堆积厚厚一层污垢。 茶杯里的水冷了又热,热了又凉。 …… “赵教授,您去睡会儿吧。” 科研人员看着导师颤抖着的手,忍不住劝道。 “睡什么?” 赵青头也不抬,满是血丝的眼睛,紧盯着屏幕上滚动的数据流: “有了这么多解毒药剂,还能没办法破解毒素? 那边躺着的战士和兽人,能等我们睡醒吗?” 这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研究。 而代价,是无数正在消逝的生命。 …… 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动物实验中心,另一场战斗同样激烈。 有了大量“力量之水”样本,蛇毒血清的研发,难度直线下降。 但传统的血清研发,需要数月,甚至是数年时间: 首先,先将微量毒素多次注入马匹等大型动物体内,刺激其产生抗体。 然后再从其血浆中提纯抗体。 短短几天内研发抗体? 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但他们拥有这个时代最强大的武器——现代生物技术。 “走传统路线绝对来不及!必须采用基因工程抗体路线!” 项目负责人、年轻的基因工程师林枫斩钉截铁地说: “用第六代纳米孔测序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基因序列测定!” “已经有了解毒药剂样本,和从金狮兽人身上提取到的抗体,可以考虑筛选出最优抗体基因,直接转入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进行大规模培养!” “这就是对着箭头画靶子!” 实验室里,细胞培养箱闪烁着恒温光芒。 生物反应器发出阵阵低沉的轰鸣。 蛋白纯化系统,精准地进行工作。 有人因为连续操作精密仪器,手指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 立刻有人上前替换,后勤人员递来一杯热水: “缓缓,别出错,你们和样本同样金贵。” 工信、卫健、国防科工局…… 多个部委联合成立的应急协调办公室里,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低声讨论声从未停歇: “速度要快!‘青鸟’那边送来了新的试验样本!” “需要的实验材料,走应急绿色通道,海关那边已经放行!” “赵青教授申请增加的300只实验用猴,已经送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