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经过昨天那场测试,大家暂时都规矩了点,这是留给他们检查。 孙浩打量着模具,这付DIP_14L模具相较于后期那些几十上百条腿的模具,可说是简单了,但在此时却是有难度的。 前世记忆中,当时陈志伟都没敢伸手,推给周大奎试的,即便这样,足足折腾了三天才勉强合格,单是试模材料就用掉了十几公斤。 这玩意装配流程中任何一个环节有点纰漏,都可能造成失败。 即便是前世巅峰时期的他,也不敢拍胸脯保证一次过。 周大奎事后喷了陈志伟好几天,也是因此陈志伟腰杆不硬,三班一盘散沙,生产情况只能排在中下。 如果不是陈大鹏和韩冬帮忙,陈志伟根本拿不到委培的资格。 但他今天却想要一次通过! 他可没时间跟这些刺头怀柔墨迹,看来要动用一下检测器了。 他拿起一块抹布,扫了一眼,趁人不注意,包住了检测器,按下开关。 【检测器启动…电量:32.1%…正在扫描目标…】 一行幽绿的字符跳动,外人看来,他只是在清理模具。 【扫描完成。目标:级进冲压模(编号:DIP-14L)。】 【材质分析:Cr12MoV冷作模具钢(热处理硬度不足,HRC58-60,标准应≥62)。】 【结构诊断: 1.导料钉安装角度偏移1.5°(导致进料不畅); 2.第三工位冲头与凹模间隙超差0.1mm(冲头及凹模有崩损可能,概率65%); 3.顶针复位弹簧预压力不足(可能导致制品顶出变形或卡料)。】 【应力模拟预测:高速冲压下,第二工位凹模R角处应力集中,存在微裂纹扩展风险(概率87%)。 【优化方案生成中…】 【方案一:调整导料钉角度至…】 【方案二:研磨修正间隙至…】 【方案三:更换弹簧,规格建议…】 【方案四:R角追加0.3mm圆角过渡,降低应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