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老师讲东,你讲西。 老师说天,你谈地。 这种行为,完全就是在找存在感罢了。 而且,单凭他的几句话,林晨就能肯定,这家伙的历史知识储备,仅限于地摊文学,或者三流历史网文的级别。 类似于那种能说出什么“魏晋南北朝,荒唐且美好”的那种脑残话的货色。 这比就连一些最基础的历史常识都没有! 林晨真的很不理解,他到底是哪来的自信,在这里秀下限的? 也亏得这位老师涵养好,要是换做林晨,他肯定会把这货赶出教室的。 “呵呵,看来这位同学,对一些历史很有自己的见解啊,你是哪个专业的?” 历史老师笑着问道。 “我叫查涛,文学院的,同时也是一名作家。” “我主要写一些历史方面的网文,因此对我国古代历史也有些研究,尤其以明朝历史最为在行!” 男生朗声道。 果然,林晨没猜错。 九流网文写手,还自称作家? 就是这类人搞出各种弱智至极的地摊文学,瞎几把科普历史,害人不浅。 “哦?作家?” 头发花白的老师笑道。 “可以啊,年轻有为,有空,把你的大作拿出来,也让大伙儿欣赏欣赏。” “好啊,没问题,我最近正在写一本明朝锦衣卫穿越到西方大战圣殿骑士的书,等我签约了,上架后,还得摆脱大家多多订阅支持啊!” 好家伙,感情连签约都还没签呢? 锦衣卫大战圣殿骑士又特么是什么鬼啊?! 不过,看得出来,教室里的大多数学生的历史常识不比这家伙好到哪去,很多人还真以为这货肚子里有真东西。 而且,青年作家这个身份,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个非常耀眼的标签,教室里,不少女生都对这个男生投去了仰慕的目光。 “呵呵,年轻人有干劲,有见解,这是好事,不过.......历史,尤其是我国的历史,其跨度之广,蕴藏之深,非常人难以想象。” “要学好这一门课,不是随便看点历史资料,旁听一些野史,就能掌握住历史脉络的,还是得静下心来,虚心学习,细细咀嚼才是啊。” 老师善意的提醒,却让男生的脸上露出不悦之色。 “好了,我们继续讲课,刚才提到各个朝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家知道,衡量一个朝代百姓们的生活水平,最直观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吗?” “是各个阶层的俸禄!” 自称作家的男生自信答道。 “不对。” 老师笑道。 “赋税水平!” 另一位学生答道。 “也不对。” “再猜猜?” “呃.......人口数量?” “百姓收入?家庭财产数量?” “都不对。” 这个叫查涛的男生有些急了,刚刚装逼装得那么爽,不能停下来啊! 要不,悄悄掏出手机查一下? 这时,一个甜美的女声答道: “是粮价。” 众人循声望去,找到了声音的源头,那是安静坐在教室一侧的短发制服美少女。 老师也微微有些吃惊。 这个漂亮的小姑娘,看上去不像是会对历史知识感兴趣的人啊? 老师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表情,笑道: “没错!没错!” “就是粮价!”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任何一个朝代,不管你再怎么吹得天花乱坠,如果不能解决饥饿,让百姓吃饱饭,那就都是在讲空话。” “而各个朝代的粮食价格,正是能最直观地衡量当时的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参数。” “就拿刚刚这位查涛同学提到的宋朝举例子吧,在北宋建立到灭亡期间,除去个别大丰收年份,其粮价基本在500文到1500文一石(shi).........” “老师,你刚刚犯了一个基础性的错误!” 查涛又一次打断老师的讲话。 “那个字在做计量单位的时候,念石(dan),不念石(shi)!” 听到这话,历史老师笑了,林晨也笑了。 乐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