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境界-《国潮1980》
            
            
            
                
    第(1/3)页
    盛宴终将散去。
    接近十点的时候,人流渐渐地少了。
    虽然时不时,还有零星的老外出现,一样也会走过来看看。
    但宁卫民已经累坏了,而且看大家也着实够呛。
    像“小陶”,嗓子都喊哑了,于是果断决定收摊。
    这一声令下果然符合民意。
    不但罗广亮和他的弟兄们轰然一声,开开心心的收拾起东西来。
    那些代销货物的小贩们也赶紧拿着钱和卖剩下的货物,踊跃争先地过来核账交差。
    果不其然,不但拿货的没有少一个人,而且还都翘首以盼,兴奋极了。
    “连长”表现最为积极。
    他头一个就跑了过来,迫不及待把早就理好的钱和物率先交还。
    紧跟着,当到他一拿到手小二十块钱的劳务费。
    马上代表大家提出了一个小贩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宁卫民他们明天还来不来?
    “来啊,当然来啊。我们以后应该是会天天跟大家打交道了。要是愿意,咱们以后还按今天这么办,有钱大家一块挣,怎么样?”
    宁卫民一句无比爽快的答复,顿时惹得众多小贩们喜笑颜开,情不自禁的一声欢呼。
    这样的气氛下,抱着说几句好话,身上也不会少一斤肉的心态,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捡好听的说。
    “不是我说呀,你们可太有本事了,瞧瞧你们这几辆车,这阵势,这才叫做买卖啊。像我们这样的,天天卷个包袱皮来摆地摊,卖这些上不了台面儿东西。跟你们一比,简直要臊死了。”卖鞋垫儿的摊主说。
    这话听来的确是真心的。
    1982年,绝大多数的个体户,除了开饭馆的,还都没有固定的店面。
    用来拉货的三轮车往往就是最大的资产。
    但这几百块一辆的玩意也不是一般人用得起的。
    往往只有拥有一定资本的正规个体户才会有。
    像宁卫民居然能组织六辆车一起出动。
    放在京城任何地方,那都是个体户里当之无愧的豪强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