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人格掩饰-《诡案追凶》
第(2/3)页
人格面具。这个词來源于希腊文。本义是指使演员能在一出剧中扮演某个特殊角色而戴的面具。人格面具是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之一也被荣格称为从众求同原型。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原型有四种最为突出:阿尼玛、阿尼姆斯、人格面具和阴影。荣格在《原始意向和集体无意识》一书中写道:人格面具是个人适应抑或他认为所采用的方式对付世界体系。
简单來说。人格面具就是个人为了适应这个世界。而给自己带上一个掩饰自己真实自我的面具。从而用面具來应付不同的世界环境。
如果唐森的说法正确。就意味着。不管是a杀手还是卢少夫。他们的内心依旧是存在一种自卑情绪。但是a杀手因为适应了这个世界环境。并且戴上了某种自信的面具标签。所在用这种面具掩饰了自己的自卑。在外人看來。他就是自信的一个人。
而且。人格面具存在一定的消极因素。人格面具在整个人格中的作用既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如果一个人过分地热衷和沉湎于自己扮演的角色。如果他把自己仅仅认同于自己扮演的角色。人格的其它方面就会受到排斥。像这样受人格面具支配的人。就会逐渐与自己的天性相疏远。使他生活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中。因为在他过分发达的人格面具和极不发达的人格其它部分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和冲突。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我符合道:“你这一说。杀手极有可能是因为带着自信的人格面具。而让自己真实自卑的自我产生了排斥。形成了人格上的对立和矛盾。于是才有了他现在这种行为。而且。他自信的面具戴的这么好。你说。他会不会接受过某种心理拓展训练。”
“心理拓展训练。等等。”许嘉琪也忽然找到了灵感。“如果我沒记错。任何去国外长期务工的人员。在出国前也会接受培训。除了专业知识和当地习俗的培训之外。其中一点。就是心理方面的培训。以期让他们在出国后。在心理上能够马上适应国外的生活。”
唐琳也被点醒:“卢少夫人家关系圈很窄。几乎沒有多余的交往在国内存在。他唯一能接触的。除了他以前的同学圈。就是和他一起去国外打工的工人群体。我们已经查过。卢少夫因为自卑情绪。一直躲避当初的同学。离开学校后。跟同学也再也沒有交集。这是不是意味着。卢少夫唯一可能接触到的关系网。并且形成关系极佳的对象。就是和他一起打工的人。这个人。可能和他一起接受过培训。因为相同的经历。在培训过程中。会有心理释放的过程。互相吐露心声。于是形成良好的关系互动。”
这一下。我们瞬间又有了一次灵感迸发。头脑风暴的好处。就是可以发挥每一个人的每一次灵感。然后大家一起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逐个推理。
唐琳和唐敏云现在马上在汇总卢少夫去国外打工公司的情况。
卢少夫所属的是一家外派员工中介公司。这家公司名称叫做天力公司。主要是根据国外。特别是中东公司的需要。在国内选拔人员培训后送到国外工作。卢少夫在差不多七年前就接触过这家公司。然后进行培训后。去往国外工作。
许嘉琪道:“现在已经是晚上了。要想约谈这家公司的负责人会比较困难。而且是七年前的档案。调查起來更加困难。”
“马上和这家公司取得联系。我们不能放过一切希望。就算今晚不能找到有用的线索。我们也需要他们公司一早做好准备。”
“明白。”唐敏云立刻启动各种协调机制。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每一秒钟。都在瞬息万变。经过警方的沟通。终于联系上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天力公司董事长答应警方可以连夜进驻公司调取档案。并且会派出了解情况的相关人员配合工作。
听闻此言。我和唐森终于松了一口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