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过结导致伤痕-《诡案追凶》


    第(2/3)页

    “这也不能推断张蓬生就是凶手啊。”杨敏智也提出了质疑,当然了,她随后也是马上道,“不过按照目前你说的这些信息,你父亲的确就是第一嫌疑人。”

    好吧,按照目前的这些信息,我们需要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了。当然了,如果需要有补充的,想必也是需要张舒雅告诉我们。

    在火灾现场,发现郑同义的尸体,并且尸检报告说郑同义身前遭受了攻击,身体上有伤痕,这的确需要细细分析一下。

    按照目前的信息来看,显然从各方的资料汇集,包括警方的推断,他们肯定会认为郑同义身上的伤痕,必然和那天晚上去过郑同义工厂的张蓬生有关。

    “你父亲那天晚上为何要去郑同义的工厂,他大概什么时候去的,什么时候离开的。”

    “我去探望我父亲的那段时间,也的确问过他这个问题。根据我父亲所说,他因为得到一笔资金来源,可以缓解压力,可是郑同义却从中作梗,。让我父亲没办法,只能去找他商议,希望看在往日的情分上,不要把他逼到思路。我父亲所言,他是吃过饭,就去找了郑同义,直到晚上八点多才离开。”

    “那警方判定火灾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也是差不多八点多!”

    “从时间上来看,你父亲的确嫌疑大了。”

    “可是我父亲却一直说,他根本没有伤害过郑同义,并且没有放火。虽然在交谈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小争执,可是他们连肢体冲突都没发生。我相信我父亲所言。他绝对没说谎。”

    “或许是你的主观呢。”

    “等等等等。“我赶紧拉住程媞,生怕她这时候再次激怒张舒雅,“我想我们这里的人,都没有张舒雅了解事件真相,而且张舒雅对于自己父亲的判断,虽然有些主观,可是,绝对也包含事实。再者,如果想要了解张蓬生的情况,也很简单。。。。。。。当然了,如果我们在国内,这事的确简单。”

    是啊,如今头疼就头疼在,我们在国内,不能直接接触事件当事人,否则按照一般的分析路数,我们只需要了解当初知晓张蓬生情况的邻里,从而判断张蓬生的为人,也能判断,此人是否容易动怒、。

    那既然我们现在无法从邻里之间了解张蓬生的为人,就得相信我们的第一信息来源。这是作为了解案件,分析案件的基本路数。

    很多人说,只听一家之言。会干扰自己的判断,但是当案件的进展中,我们暂时只有一家之言,那所能做的,必须是要充分利用这一家之言,并且从这一家之言中。判断哪些是主观,哪些是客观。

    也就是说,在目前情况下,我们的分析,暂时都是基于张舒雅所言。张蓬生没有和郑同义发生争执,并且没有造成对方身体上的伤害。

    那,我们要想对张蓬生进行无罪推论,则必须要明白,郑同义是如何死亡,并且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有,那场火灾的真正原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