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犯罪构想-《诡案追凶》
第(3/3)页
我想,所有人都在想着,那个防火的人就是高唐。高唐造成了郑同义真正的死亡。同时,以为张蓬生恰好当时在工厂出现,于是找到了完美的替罪羊。
可是别忘了,杨敏智从思维宫殿出来后,她第一感觉就是哪里不对劲。
“你是不是要说一下,你到底感觉到哪里不对劲。”
“犯罪构想!”杨敏智斩钉截铁道。
犯罪构想,其实这不是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和犯罪学名词,而是在犯罪中,经常遇到的一个事件。其核心在于,犯罪者对于整个犯罪过程中的一个幻想过程。他幻想在犯罪中达到的发泄目的,同时,想象着犯罪过程,塑造一个完美的犯罪。
完美的犯罪!这个名字提出来,实际上就可以得出,这个犯罪构想,并不是所有罪犯都会产生的。因为,很多罪犯考量的就是犯罪,得到最直观的犯罪结果,其过程是很多人忽略的。可是高唐不是这样,他是一个大学生,在那个时代,不管是冷门学科还是热门学科,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能够考取本科的绝对不是很差的人,他们在学生时代都算比较出色的人物,所以在思维上,他们会考量很多。
那意味着,在犯罪过程中,他们会考量的更多,他们会尽量把很多问题考量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以做到冷静的可怕,他们需要犯罪的结果,可是,他们同样需要这样一个完美的犯罪过程。
那,如果是完美的犯罪过程,高唐不会留下可疑的线索,但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存在,张舒雅并不是一个专业的调查人员,连她都能推断出高唐的可疑,更别说,警方肯定也对高唐调查过,他会把自己的嫌疑弄得那么大?那岂不是很前面的推断矛盾了。这就是又牵扯到一个逻辑学的问题!
如果高唐可以做到案件异常完美,然后将罪责彻底的退给张蓬生?那他本身的疑点又为何轻易的被警方,甚至非专业人员张舒雅察觉到?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