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土木工程-《丝路禁地》


    第(2/3)页

    周围很空旷,整片空间除了若干粗大到三四个人都合抱不住的柱子,就再也看不到别的东西。

    柱子的原料都是原木,我猜测,原木不是中亚地区的产物,应该是从当时的欧洲或者中原内地运送过来的。运送一根这样的巨木,沿途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木头本身的价值。

    地面很平整,都是用土平铺然后夯实的,千百年过去,夯土已经坚硬如砖瓦。在平整的地面上,可以看到三条路,一直通向空间的另一端。

    若干个世纪之前的人,为什么要修建这样一片人工空洞?它看上去好像并没有实际的用途。如果说有用的话,那么唯一的用处,或许就是可以供很多人在这里聚集。

    我看了好一会儿,确定没有什么危险的气息之后,才迈开第一步,沿着最中间的那条路,慢慢朝前走。

    这里真的空无一物,我一边走,一边不断的扫视,所能看到的,只是一根一根耸立在其间的柱子。走了一会儿,手电的光柱能够触及到前方的情景,我看见了一道门。

    那是一道古朴的、用整块石头雕琢出的大门,敦实厚重。既然有门,就说明门后面还有未曾探索过的空间。我走到这扇至少五米宽的石门跟前的时候,第一眼看见的,是门上几个雕凿出来的字符。

    我本来以为,在这个地方所发现的文字,应该是若干年前当地所通用的文字,但是辨认字符之后,我感觉疑惑。

    石门上的字符,我不认识,但是看到字符的时候,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是象雄文。

    我能辨认出一些象雄祭文,象雄祭文是从象雄文字中繁衍出来的,或者说,象雄文字是从祭文中繁衍出来的,两种可能皆有。

    象雄祭文,象雄通用文字,这两种字符其实属于同宗,直白点说,就等于汉字和日文之间的区别。

    古象雄王朝最鼎盛强大的时候,其疆域也始终没有扩张到青藏高原之外,更不可能扩张至中亚和西亚地区。唯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我之前得到的资料还算靠谱,在车盘城兴旺发达时,作为丝绸之路很重要的一个中转枢纽,象雄人曾经在车盘城有过一个办事机构,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机构,所以很多象雄人都来到了车盘古城。

    但象雄人在这里,只是外来客,如果没有当地官方的支持,象雄人不可能修建这样宽阔而且又没有太多实际用途的土木工程。

    我是能够辨认一些象雄祭文,但是对于这种普通的象雄文字,反倒是一窍不通了。我看不懂石门上的象雄文是什么意思。

    不过,这片空旷的空间到石门这里就算到了尽头,如果还想继续探索,那就必须通过这道门。

    我看了看石门,这种沉重无比的石门如果每次都靠人硬推开,那就太费事了。石门的下面,有很规整的几道凹槽,用花岗岩之类坚硬而且承重的石头做成石球,放在石门与凹槽衔接的地方,就是一个很原始的简单的机械组合。

    但这样的机械组合所产生的作用力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我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石门连动都没有动。

    心里准备探索的念头,顿时被彻底的浇灭了。面对这种问题,不是靠想办法就能解决的。

    我跑到别的地方看了看,地面上的三条路,都是通往这道石门的,门是唯一的入口,不经过石门,就无法进入门后的空间。我来来回回跑了至少五六趟,又重新站到石门跟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