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新型战车液压穿刺-《装甲咆哮》
第(2/3)页
说得再直白点,穿刺组件越多,做穿刺效果时,需求的压力越大;
毕竟穿刺过程中,多穿刺组件意味着对目标战车的受力面积加大。
当然,穿刺组件越少,虽然穿刺效果越强,但对材料科技水平,也是个考验;
就像陈晨最终定性的战车武器系统,其实也曾考虑过单穿刺组件的;
然而……
穿刺效果强是强,故障率却实在太高了一些;
基本上单穿刺组件的情况下,就算对抗过程中,组件没有出现损坏,事后也会报废。
这种情况,必然会加大经费上的消耗;
毕竟穿刺组件别看只是根金属锥状体,但费用真是……超贵!
还有,就是这种高故障率,注定了对抗过程中,不可控性实在太高了一些;
万一刚跟目标战车交上手呢,牙先崩了,那咬个毛线?
老嬷嬷喝面条么?刺溜、刺溜……
陈晨也是基于这点,经过再三尝试,才将武器系统定型为双穿刺组件。
当然,考虑可能会碰到一些低强度的对抗,陈晨倒没有将武器系统彻底定型为永固性的双刺组件模式,而是将穿次组件跟液压杆做了分离处理;
说白了,就是在穿刺组件跟液压杆的连接处,做成了个活栓性质的接口。
至于说什么是低强度的对抗?
功能型啊,咳,还有就是极少数的防御型。
说得再直白点,就是没有强力攻击能力的车型0.0
毕竟单穿刺组件时,虽然更强一些,但也更容易被对方战车损毁。
可不管是单穿刺组件也好、双穿刺组件也罢,不得不说陈晨这边的战车外观,真的亮瞎了一圈狗眼。
就连安娜那只小辣椒虽然嘴上嘀咕了句虚有其表、中看不中用,但眼睛还是不可避免地冒星星。
这还得亏是陈晨这边太仓促,还没有给战车做涂层处理,不然说不定已经有学姐学妹扑上来亲亲了。
唔,亲战车,不是亲陈晨0.0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