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章-《装甲咆哮》


    第(2/3)页

    这时候整个对抗赛,在这种僵持中,也从技术层面转变到了毅力的比拼;

    毕竟双方的精神力,在这种对耗中,都已经濒临底线。

    映衬着堤坝一侧水面上奔腾滚滚的水浪,战车的轰鸣声,仿似篇正在回荡的交响乐章。

    沉闷的战车轰鸣声,乃至金属碰撞的刺耳摩擦,一度压过了江面上的风声、水浪声。

    说起来,对面江大那位选手一开始的时候,选择强攻的时机,其实完全没有一点问题;

    堤坝一侧水面上奔腾滚滚的水浪,战车的轰鸣声,仿似篇正在回荡的交响乐章。

    沉闷的战车轰鸣声,乃至金属碰撞的刺耳摩擦,一度压过了江面上的风声、水浪声。

    说起来,对面江大那位选手一开始的时候,选择强攻的时机,其实完全没有一点问题;

    如果让陈晨脱离开、再找机会来一下的话,下次恐怕就直接ko爆机了。

    毕竟陈晨这边之前的一击,虽然没有攻击到对面江大的主要系统,但大抵通过那一击,肯定也摸清楚了一些情况;

    这话看似有些矛盾的,但装甲战车的对抗,往往机会就在稍纵即逝间;

    换句话说,眼下这种情况下,陈晨这边、或是对面江大那边,谁先找到合适的机会脱手,无疑就能抢到先手,把对方干翻掉;

    双方对抗的走向,已经完全脱离对面江大那位选手、乃至大多数人的预料;

    相比较而言,陈晨这边战车的整体性能,绝对是远远不如对方的;

    再加上对面江大那边的战车,针对陈晨这边做出过一定的调整改变;

    对方战车内部结构、以及各系统方面先放一边不谈,单是对面战车前端的固定前铲坡度、以及长度上,无疑就是做出了很大程度的调整。

    毕竟陈晨这边战车的武器系统,确实属于在车身上部的顶置武器;

    说白了,在陈晨这边攻击时,确实利用穿刺组件自上朝下尽心压力穿刺;

    可作用力的问题,注定了陈晨这边战车前端下方,必然配备近乎贴地的前铲;

    也只有这样,陈晨这边才能借以将对方战车铲起,好让穿刺组件对江大那边的战车,完成二次穿刺。

    说起来,对方应该也是看出了这点,将战车的前铲部分,竟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延伸。

    而陈晨这边对江大那边战车,如果想进行穿刺攻击,必然需要用他这边战车的前铲,卡进对方战车底盘才可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