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钓螃蟹-《我们的1983》
            
            
            
                
    第(1/3)页
    元宪洲知道,一时半会儿是说服不了老爸的,他只能先解决燃眉之急。
    纺织厂一大半都是女性员工,她们最热衷于传播男女那点事儿。
    纪敏眼下的身形虽然很难看出怀孕的迹象,但任何一个作为过来人的女人多多少少还是能看出点端倪的,要不了几天就会传遍全厂,到时候元义刚两口子就颜面尽失了。
    “不如先回老家吧。”
    元宪洲的建议立刻得到刘彩霞的赞同,元义刚也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
    元宪洲说的老家是爷爷叔叔们住的乡下海边,名叫桃源村。
    元义刚从小在桃源村长大,元宪洲以前放暑假时,也常到桃源村玩。
    元宪洲的爷爷叫元仁贵,往上推两辈儿是SD人。
    要是再往上推的话应该是鲜卑人,复姓拓跋。
    两晋南北朝时期,不断有拓跋家族的人列土封疆,称王称霸。
    有一个拓跋家族的人当上北方中国的皇帝后,痴迷汉文化,率领族人全面汉化,拓跋也改成了元。
    元宪洲只知道姓元的名人有个叫元稹的,是与白居易齐名的大诗人,也是《西厢记》的原作者。
    元仁贵除了元义刚这个儿子外,还有两子两女。
    两个女的是元义刚的姐姐,两个男的是元义刚的二弟三弟。
    元义刚的两个姐姐,一个嫁在邻村,一个嫁到了县城里。
    二弟元义剑也当过兵,转业后跟姐姐一样落户到县城里了。
    三弟元义钟则跟着元仁贵一起留在乡下当了渔民。
    海边的渔民一直都过得比较优渥,即便在灾荒年的时候,他们都很少有挨饿的,顶多粮食少一点。
    到了改革开放后,渔民更是如鱼得水了,家里稍微有点劳动力的基本都成了万元户。
    元宪洲借了辆军用吉普,拉着元宪江和纪敏赶往老家。
    元宪洲前世快四十岁考的驾照,今世还没忘干净。
    那年月路上的交警少,但车子也少,所以无照驾驶被查到的概率还是不小的。但开着军用吉普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车子在柏油马路上跑了一个多小时,又在乡间小路上跑了半个小时。
    桃源村富裕,乡间小路修得也不错,元宪洲开着吉普车,直接来到爷爷和叔叔住的大房子前。
    爷爷元仁贵挺着硬朗的身板站在房子前迎接元宪洲哥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