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打人不打脸-《我们的1983》


    第(1/3)页

    上一年,友谊建筑队的老莫在帮元宪洲建设三个地方。

    一个是大洋洲的办公大楼;一个是江涛饭店东城分店;一个是大工街的汽车保养中心。

    眼下,只有江涛饭店竣工了,当地区政府的头头脑脑挺高兴,因为这算他们的政绩啊,纷纷过来剪彩庆贺,兴都电视台还来采访了一番。那年月,电视台没有广告压力,只要政府支持的事情,都帮着免费宣传,这效果比真正的广告还硬。

    在这个还没流行给新闻工作者打红包的年代,元宪洲开辟先河。每个到场的记者朋友都给打了一个红包,里面装着10张大团结。美其名曰:车马费!

    庆贺完毕后,江涛却坐在一边发呆,元宪洲走过去:“怎么了?”

    江涛笑笑:“我这大概算杞人忧天吧,你说这帮家伙会不会三天两头来打白条子啊?”

    元宪洲知道江涛说得是公款吃喝,二十一世纪前这都是很严重的问题。

    但江涛饭店属于餐饮行业最高端的,太引人注目了,官员们再嚣张也不敢这么冒险。

    “顶多是关系户,求人办事的领着他们来吃饭,这些人是不至于打白条的。”元宪洲分析了一番,江涛顿时豁然开朗:“这就不用担心了,要是效益好,咱们再到别的地方继续开分店!”

    “对!下个地方你打算到哪里?”

    “我想到蓝城去,你觉得怎么样?”

    元宪洲竖起大拇指:“咱们想到一块儿去了,蓝城离得不远,而且口味跟咱们兴都差不多,市场很容易接受。”

    江涛点点头:“这次咱们直接租个地方,然后装修一下是不是可以更快营业?”

    元宪洲却摇摇头:“还应该买地自己建,如果能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说不定能省很多钱。”

    “可周期有点长啊。”

    “没事,又没人跟咱们竞争。”

    江涛当然不知道90年代以后房地产的发展状况,但元宪洲知道。

    就算将来饭店不盈利了,光卖地皮就能赚回所有的本钱,还会大有盈余。

    此时,最早开工的大洋洲办公大楼也已经竣工了,正在进行内部装修。

    在此之前,整个大洋洲的各个负责人开会的时候都在大洋洲商行进行。

    这天,元宪洲、何华雄、边薇薇、钟欣四个人开了半天会。

    快开完的时候,何华雄有事先走了,三个人继续进行着。

    闲暇之余,薇薇不时跟钟欣说着悄悄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