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章 背水(三)-《我的人生不是史诗》


    第(2/3)页

    搭船桥,这是一项麓水江两岸流传已久的技艺。

    相传数百年前两岸之人的先祖逃荒至此,被涛涛江水阻断前路,于是伐木造舟,排舟为桥,最终安然渡江,所以每年入秋之时,两岸的青年就会聚在一起,在江中搭起船桥,以此纪念先祖。

    当所有的竹竿都和船身捆绑好了之后,船上的人纷纷拿出一块屋门大小的木板,这些木板很结实,往船身一铺,正好堵上了中央部分的船舱。

    当所有的木板都铺好了之后,一艘游荡在江面上的船飞快的划到了码头,对靠着码头的那艘船问道,“铺好了没有?铺好了我就进城传信了。”

    “你是老吴头家的儿子?”那撑船的人没有立即回答,反而饶有兴趣的问道。

    “你认识俺?”没错,船上的人就是一直没有在城中露面的吴三。

    “嘿嘿,俺不认识你,但是俺认识你们家的船。”那人指着吴三船上的双桨说道,“怎么,老吴头没来?”

    “俺爹年纪大了,可经不起折腾!”吴三回道,“再说了,当初俺搭船桥也是一把好手!”

    “不错!有孝心!”那人笑了笑,接着说道,“传信去吧,桥已经搭好了,也该让人踩踩了。”

    张硕是吃完晚饭的时候被司徒卫明找上门的,当时司徒卫明只是给了他一个消息,让他在日落之后去城南,准备撤出县城。

    要突围了,张硕从吴沛口中得知县城守不住了的时候,他就明白,城里的人必然是要突围的,但是为什么是城南?城南确实没有流民,但是那里有一条麓水江堵着,除非这个时代能够造出一次承载千人的大船,否则根本不可能逃走!

    这个时代有承载千人的大船吗?张硕觉得,如果不出意外,这个时代的人想要造出这样的船还得七八百年,至于那些渔船?开玩笑,如果真的用渔船,没有个七八十趟根本救不走全城百姓,那时候人家流民早就围上来了!

    所以,张硕认为,这次“突围”的人应该不多,这样一来通过小渔船就能轻松逃走。

    一开始,张硕还以为司徒卫明传给自己的消息是绝密,结果他吃完饭出门之后才发现,街道上到处都是拖家带口的百姓,他们一个个面露惊慌,行走的方向和张硕一致,都是城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