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张宇轩:呵呵,这也是我,创业路上的第一大单,(喝咖啡)爽。 董舒雅:(递杯子)干杯! 张宇轩:(递杯子)干杯! 黄晓倩笑盈盈在站在门口,想进来却不好意思打扰他们的样子。 董舒雅:(招手)进来。 黄晓倩:(笑)搞定了? 张宇轩:搞定。 黄晓倩:多大的单子? 董舒雅:一百二十万,不含税。 黄晓倩:(笑了)嗬,这么大。开门红啊? 司马相南也进来了。他一看气氛知道事情成了,咧嘴大笑。 司马相南:哈哈,我就知道。你俩出马,一个dǐng仨。 黄晓倩:那是。我测算过,一百二十万,不含税的话,有得赚。 张宇轩:创业阶段的合同,不在于赚多少,而在于打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司马相南:也是。周老板的单子已经开工了,接下来这笔百万大单,够干三个月了。 张宇轩:好。接下来,我们得把主要精力,放在跑单上面。家里的事,司马负责生产、安装,晓倩负责采购、账务和内勤。我呢,集中精力跑市场。 黄晓倩:你跑市场?那我…… 张宇轩:别急。你俩剩下的时间,都得跑市场。市场为先导,一马当先,是近阶段的工作重心。 大家听了,纷纷diǎn头。 晚上,夜豪华宾馆内,董舒雅和张宇轩坐在沙发上。 张宇轩拿着计算器一阵捣鼓后,摇了摇头。 张宇轩:我仔细算了一下,一百二十万,稍不注意,可能要亏。 董舒雅:所以说,一百二十万,是底线嘛。 张宇轩:一开始还觉得,一百万可以拿下。看了标准才知道,差diǎn掉坑里了。 董舒雅:所以,谈合同,不仅要看市场方向,也要懂技术和标准。 张宇轩:说得对。一百二十万,不含税,成本控制紧diǎn儿,能做到小赚一笔。 董舒雅:不亏少赚,已经不错了。特别是在当下,低迷的经济环境里。 张宇轩:嗯。这一单,很重要。一是开门红;二是锻练队伍,三是打开局面。 董舒雅:嗯。现在是不是,很开心啊? 张宇轩:当然是胸口挂钥匙——开心啦。(沉吟)不过,我们是不是高兴得太早了? 董舒雅:嗯?你想到什么了? 张宇轩:合同还没签。这事儿,还悬着呢。 董舒雅:都要银行帐号了,应该不会。 张宇轩:30%的定金,只是约定,没写进合同,没有效力吧? 董舒雅:这倒也是。要不然,你催他把合同签了,把定金打到账上。记着,定金的定,要写成一定的“定。”,哎呀,这口绕的。 张宇轩diǎndiǎn头,拿出手机,正要拨打。 他的手机响了,是“李学智”打来的。 张宇轩:(接电话)哎,李总您好……什么?……您听我说,哎哎…… 张宇轩接完电话,苦着脸望着董舒雅。 董舒雅:怎么啦? 张宇轩:煮煮的鸭子飞了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