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修行到了燕伏龙与王聪儿这一步,已然有资格从片片雪符之中读取到那些隐藏在符印之内的讯息: 一手创立了道海宗源的开山之祖要离去了。 带领大家南征北战的掌教师君要离去了。 接引自己入道的传法恩师要离去了。 效忠追随多年的主公要离去了。 尤其是符印中那一句“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的偈子,更是让燕伏龙和王聪儿这夫妻俩无端咂摸出了一股凄清不祥的味道—— 乾隆朝的落魄才子曹雪芹那部《红楼梦》,是被魏野和慕容鹉公认的“前清第一奇书”,魏野更是下了“《红楼》这部书,好就好在写尽了旧贵族的兴亡。可以做反面教材,使人人都知道旧社会总归是要穷途末路的”的批语。 但这些话如今看来,简直就是谶语一样,让人只觉得不妥当! 舍身补天,固然是古之圣王功业,然而之后呢? 娲皇氏斩神鳌四足以重立天地四极,炼五色神石以补天倾地陷,却依然是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而娲皇此后安在? 只有那号称“女娲之肠”的十神,窃其名位而居于栗广之野! 没有了掌教师君坐镇,宗门还能与太平道、红铜冠的大人物们并驾齐驱么? 位置坐到了一方威仪使、又是修行中人,燕伏龙这个层级的道官总能获得比旁人更多、更重要的讯息。 对于太平道的几位大祭酒、红铜冠的几位主事者,一般人或许会仰视、会畏惧、会不自觉地追随他们的背影,并安于这样的地位,但是燕伏龙这样出身于道海宗源、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得上是“久经考验”的高位道官,已经能够有一个粗略却直观的判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