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变化-《迷兔》
第(1/3)页
不得不说,书看多了,确实是有好处的,不管它是正统的还是所谓的杂书。就像萧忘语说的:我坚信每本书都有它的闪光点。如今,看过N本玄幻小说的萧忘语第一次庆幸自己看了这么多书后产生的玄妙感觉,也庆幸自己相信自己的荒诞感觉。从那个疑是梦幻的异空间回到现实后,萧忘语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是一种莫名其妙而又愈加清晰的感觉,那就是最近有可能有一些改变会出现在自己身上。当一个看了很多小说而坚信已发生才为“事实”的人出现这种感觉时,萧忘语背叛了自己的人生准则,他毫不犹豫的奔回家,为的就是想独自一人承受接下来有可能发生的变化,避免被更多的人发现。
而家,现在是唯一的选择。
也不知是不是错觉,回到家后的第二天清晨,在洗刷时,萧忘语发现自个儿的皮肤似乎白了点。当然,这是对着镜子研究了5分钟后,萧忘语得到的结论。他不禁有点痴了,难道预感真的成真了?他有一种狂热的惊喜和不知所措。如果那天发生的再次回到他身上,他不知道该是感谢上苍还是上帝。毕竟上帝代表的可是西方,身体内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的萧忘语很难改变自己的信仰,这是根深蒂固的坚持。
从这天起,萧忘语就很少下楼,除了早晨洗刷时面对着日益变化的自己发呆,吃饭时钻进厨房让迟钝的父母惊讶外,其余时间就是在楼上。
当然,以萧忘语的性子,让一个人呆在一个房间可以,但是让他什么事都不做,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他总是会找些事情,而且很专注的做下去,从而让时间变成一堆毫无意义得让人无视的数字。而萧忘语最让人佩服的是,在极度无聊的时间里,他能自主的进入幻想模式,让自己成为脑海中的主人公,在一幕幕陌生又熟悉的虚拟环境中生活,当然也有一种比较通俗的称呼这种行为:白日梦。
不过在家“静修”的几天里,萧忘语并没有再做“白日梦”。他是一个很捉摸不定的人,总是突然对某见事感兴趣而积极的去进行着,最后却又半途而废。所以他宣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事不知,所知颇杂却又半知半解,最后落得个一事无成,大话漫天的结局。而现在,他似乎迷上了唱歌,二楼不时传来一些或者动听,或者撩人,更或者让人惊悚的“歌声”。万幸他房间窗子对的是一个空旷的院子,被一棵不知生长了多少年的数木给遮掩住,否则又可能会惹出些闲言碎语。
本来萧忘语的声线就很不错,如果说普通话,更是透露出一股子温柔的气息。可能是因为小时候被当女孩子养的缘故,长这么大,连个喉结也看不清晰,声音有点童稚的感觉。按理说,他唱歌就算不好听,也难听不到那里去,可是偏偏他没学过任何有关音乐方面的知识,跟着歌曲唱时,不自觉的捏着嗓子模仿歌手的声调,如果是音色差不多的还好,那差距过大的,就有点惨不忍睹了,低不着高不就,更可悲的是当事人还戴了一副耳麦,所以,这段时间,主旋律还是相当的恐怖,听上去有点像押赴刑场一般的寒颤。
幸好,在容貌改变的同时,萧忘语的声音也在跟着改变,虽然很细微,但加上日夜努力的结果,萧忘语的歌声已经算得上登堂入室,更是错有错着,让他的声音充满了乐感,假音也小有成就,不至于再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效果。唯一不好的是,闭眼听,没人认为是个男孩在唱歌,也算是天赋异禀吧,自得的萧忘语如是想着,边听着自己的录音,歌声最重要是好听!
眨眼过去了十五天,如果记得时间,萧忘语肯定是这么想的,但是萧父萧母可不这么想,看着“儿子”越来越像“女儿”,萧父萧母实在无法视而不见,按奈不住内心的疑惑和担忧,在今天晚上,二人提前关了店门,敲响了儿子卧室房门。
“有什么事?”很轻灵的声音,让人心神为之一松,接着,萧父萧母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道莫名的色彩,最后由萧母试探的隔门回答:“儿子,能和你说说话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