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敲定大交易-《大明公务员》
            
            
            
                
    第(2/3)页
    第二,也就是之前的理论,大明封国只是在朝廷控制范围之外封国,而如果大明朝廷在南京,嫩江流域的确是鞭长莫及的地方。但是而今的朝廷在北京。
    甚至燕王觉得,将来一统天下,这朝廷也只会在北京。
    如果没有铁路也行。
    但是有了铁路,北京距离嫩江真的很远吗?
    这样的地方给封国真的合适吗?
    第三也是西域的现实需要。
    西域最缺少什么?缺少人口。
    但是从大明迁徙人口并不容易,因为这个时代人口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不要说朝廷不会愿意燕王大规模迁徙人口,即便是朝廷同意,大部分大明人都不会想去国外,即便想去,这些人也不会想起西北。
    太荒凉了。
    而西域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口填充,燕王不要说与帖木儿决战,就是守下来都很难。
    人口难以从外面找,那只有内部挖潜了。
    燕国之中人口最稠密的地方,就是嫩江这里了,虽然与中原的人口密度根本没有办法比。但是也相当不错了。
    说到底有几百万人。虽然而今多妇孺,因为壮丁相当一部分在西域为燕王征战。
    如果有几百万口填西域,再加上西域原本的人口,想来也远远不到一千万。但是足够支撑燕王与帖木
    儿狠狠大战一场,并且可以对西域土地大规模开垦。
    所以,燕王这个想法,是思忖了很久。
    何夕听燕王这么一说,也大吃一惊。他也陷入沉吟之中了。
    燕王这个想法,让何夕难以拒绝。
    燕王在关外的存在,实在是何夕觉得不舒服,直接威胁北京。
    只是世界上让人不舒服的事情太多了。所以很多事情要忍。
    最少何夕任内,没有谋求对燕国这一块区域动手的意图。
    这个问题,并不是核心的主要的问题。
    而燕王提出来,却让何夕实在心动。
    何夕也看出来,本质上燕王还是对北京的实力有些畏惧了。所以才想办法减轻与北京的矛盾,在处理的方式上,有堵有放。
    堵的地方就是铁路,在铁路上一定要独立自主的权力,燕国一定要有铁路,而燕国的铁路经营权一定是自己的。而放的地方,就是放弃对东北地区的影响。
    可以说一旦燕国从东北撤出,燕国虽然还有漠北地区,但是漠北地区本质就会成为大明与燕国的缓冲区。这是漠北地区的经济人口等自然禀赋决定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