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广结善缘的弊端-《大乾小捕快》


    第(2/3)页

    不过对于这个才子来说,至少他是第一个写出诗的书生,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他快呀?

    他确实很快——溜得快。

    灵感似乎会传染,很快的,许多书生开始行动了起来。

    他们纷纷行至桌案边挥毫,将自己认为得意之作交由婢女,皆尽送到于弘毅面前。

    今日唯一遗憾的就是四大书院才子们都没有来,只有国子监来了一位扈景行。

    他一边独大,无人可与他争锋。

    “扈公子可有佳作?”

    这时。

    有婢女在催问。

    “尚未成熟,我再酝酿一二。”

    远端的牧远忽有所感,立马冲向案几,写下一首。

    然后欣喜的递给身边的婢女,回到座位上,柱子问道:“已成?”

    牧远点了点头。

    “那我也去了。”

    “嗯!”

    宁集苦思冥想,不得要领。

    就像上厕所,努力了半天,后来就只放了屁。

    牧还安慰道:“不急,努力了就好。”

    忽然。

    扈公子走向了桌案,场内的目光被吸引了过去。

    原本要去写诗的柱子忍不住停下了脚步,抢先站在了扈景行的身后,他也想看看,高人是如何作诗的。

    扈景行得到足够的关注,嘴角一弯,静默三息,提笔,落下一首诗。

    “杂兴·至艺”。

    至艺得於天,音律谁同名;

    道上车铎逢,地底黄钟成。

    伟哉创业主,用材极其精;

    太常识斯人,吾知不负丞。

    写罢,将毛笔落于笔山,优雅的退出人群,坐在一边享受众人的吹捧。

    其实。

    他在等。

    等天地才气降下,引发长虹贯日,一朝入品。

    他的才学足够好了,就是不能引发天地才气降下,到目前为止,儒道还没有入品。

    这也是他不苟言笑的原因之一。

    众人的崇拜和吹捧,抵不上一次天地才气的认可。

    于弘毅的声音再度响起:“还有没写的吗?时间要到了。”

    说完,环视了一圈,他看到了一根粗壮的手臂高高举起。

    “这位兄台,请作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