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技艺传承要发扬光大,就必须创造新的价值!(二合一)-《十年寒窗也配和三代人的努力比?》


    第(1/3)页

    张云舒在香樟村,忙着新品布料的事情。

    而在工厂,周子程也没有闲着。

    他能感受到,自从自己成功启动了那台闲置的机器之后。

    王忠强对他态度简直转了一百二十个大弯。

    之前是带着疏离的客气,现在,则是真真正正的提携后辈了。

    也得益于此,周子程托他买了不少机械构造方面的书籍。

    每天下工之后,他哪儿也不去,就窝在宿舍看书。

    这也引起了王忠强的好奇,终于,没忍住,在一个下午把人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子程,我听说你天天看书、画图纸的,到底在研究什么东西?”

    王忠强好奇的看着周子程。

    周子程挠了挠头,一五一十的回答:

    “我有一个朋友,是做竹编方面的生意的,想要定一批能编织竹编器具的机器。”

    “但是,找来找去,市面上就没有这方面的机器。”

    “我就想,能不能给我朋友设计出来。”

    王忠强一听,颇有几分欣赏的看着周子程:

    “你小子,有野心!”

    “之前还只是捣鼓一些现成的东西,现在都想从无到有了!”

    周子程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王叔,你这话是夸我呢?还是埋汰我呀?”

    王忠强嘿嘿一笑:

    “当然是夸伱了!年轻人,敢想敢闯是好事!”

    “现在整到哪一步了?”

    这可就戳到周子程的痛处了,他叹了一口气,双手一摊:

    “进度为零……”

    王忠强这下可尴尬了。

    还没有出成果,自己这不是尬夸吗?

    怪不得周子程会问出自己是夸他,还是埋汰他这种话。

    沉默了一下,王忠强调整好了心情,道:

    “你也别急,做事哪有那么容易成功的?”

    “你也让叔想想,看看能不能帮到你……”

    王忠强这话赶话的,脑海中倒是灵光一闪:

    “等等,你说的是要可以做竹编的机器是吧?”

    周子程看王忠强这个神情,眼睛亮了一亮,追问道:

    “是啊,叔,你有办法了?”

    王忠强手指在办公桌上敲了敲,建议道:

    “从无到有设计一款机器,难度肯定不是一般的大!以你现在掌握的知识水平,要做到还是不容易的,但是叔有个讨巧的想法,不知道能不能行?”

    周子程来兴趣了,点了点头,迫不及待的张口:

    “叔,你就别卖关子了,咱俩不用这些虚的。”

    王忠强开口了:

    “你看哈,竹编竹编,有一个‘编织’的动作在里面,而制作服装,也是‘编织’。”

    “子程,你想想,这编竹子和编线条,有没有相似之处?”

    短短的一句话,周子程的脑袋一下子被点亮了!

    “是哈!都是编织,无非就是材料不同罢了!”

    王忠强点了点头,笑道:

    “与其搞发明创造,不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搞二次改造。”

    都说道这个份上了,周子程还有什么不懂的?

    但是,下一刻,他就想到了问题——

    现在所在的工厂,是搞器械制造的,不是纺织厂,哪里有纺织机供自己研究?

    难道,我还要去纺织厂打工才行?

    王忠强看周子程的神色,就知道他在为难,笑着说道:

    “子程,别的本事你王叔没有,但是给你搞两台纺织机过来研究,还是能做到的,回去等着好消息吧!”

    这话一出,周子程眼睛中迸发出了感激的光芒:

    “谢谢王叔!”

    王忠强笑了,冲着周子程摆了摆手:

    “跟你叔客气啥,回去等机器吧。”

    “好的。”

    周子程一蹦一跳的跑出了办公室,满脑子都在憧憬机器到了自己从哪里入手。

    改良,自己一定可以的!

    ………………

    而在香樟村,张云舒经过好些天的软磨硬泡。

    终于说动了林大伯,在村里办了一场坝坝宴,请苗坪寨子的人过来“联谊”。

    为了这场聚会,张云舒还有吴鹏他们几个,可是已经整整忙活了两天了。

    农村请客,可不像在城里那么的方便,什么都要自己动手做。

    提前需要炸肉丸、蒸糯米饭、制红豆沙等等。

    可以说,香樟村现在为了这场坝坝宴,热闹程度,堪比过年。

    直播间的观众们,也是按时蹲点的收看。

    “还是大山深处保留的习俗完整,这宴席,地道又讲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