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朱标的眼中一亮,便是看向萧寒说道。 “嗯。” “聪明。” 萧寒对着朱标竖起大拇指,随即,便是看向还有点疑惑的朱元璋道:“素所以,若是未来战争开启,这些暗子便是有了用处,那对于战场局势,更是能起到致命的作用。” “确实。” 朱元璋先是点了点头,随即,又是摇了摇头,但就是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 “风雪,想法固然不错,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暗子对于草原的语言,根本不通,你怎么办?” “再者,就是我们启用草原人,使他成为我大明的暗子,可你就能保证他不叛变?” 一旁的徐达倒是看向萧寒摇了摇头道。 “对对对。” “咱就是想说这件事。” 徐达话音落下,朱元璋便是连忙点了点头道。 “学。” “能成为暗子的第一条件,便是聪明,而连语言都学不会,那就等于不聪明。” 萧寒耸了耸肩道:“况且,未来的战役又不止北元,说了是散于各处,就是散于大明临近的各国,再者,你们想想,若是有这么一颗暗子,那不管是贸易,还是战争都能起到巨大的作用,就比如来年大明要与安南做生意,开通跨国贸易,那若是有人从中为大明斡旋,你们觉得大明的利益,能否最大化?” “不仅可以最大化,甚至,大明还能占据贸易第一位!” 朱标首先看向萧寒赞同的点了点头道。 朱标不愧是被萧寒开发过的孩子,瞬间就明白了萧寒的意思。 因为,不管是现在的战役,还是未来的战役,打的都是经济人口,所以,大明的人口与经济,必须得提升上去,那各国又不是煞笔,为什么要为大明让利? 但若是有人在别国任高层官员,并且拉拢别国大臣,特别是皇亲贵胄,那就可以为大明从中斡旋,甚至,以极低的价格,收购更多的资源。 “咱还是觉得有些不切实际,毕竟,你想想,别国的高官这么容易当上?” “还有就是培养了这么久,要是没有用,还反叛了大明,岂不是血亏?” 朱元璋仍然是摇了摇头道。 官,哪有那么容易当上? 光说说大明的官员,都要靠举荐和未来的科举,而且,还必须一步一步的往上爬,所以,那就别提他国了。 再者,若是这人心思诡异,一边应付大明,一边应付别国,为得就是荣华富贵,那还玩个屁? 所以,朱元璋感觉必然血亏,所以,仍然还是持否决票。 “以家国大义,招揽忠义之士,报国死士。” “父皇,相信儿臣,我大明百姓之风骨,绝不会忘却故土。“ 朱标先是一步踏出,力挺萧寒道。 “父皇,自古以来,我华夏大地仗义死节之士,何其之多,而为国为民,何惧?” 萧寒也是一步踏出,看向朱元璋拱手道:“再者,为官之道,今日之大明,能有如此世道,全赖父皇圣明,以及文官百官齐心协力,不然,官场仍然是官官相护,岂能有如此清明,所以,儿臣认为其余诸国,能如我大明一般,几乎寥寥无几,更何况,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朝廷舍得砸银子,那高官厚禄,并不为难。” 确实,大明能有今日的世道,完全是萧寒与朱标一手促成,而这也全赖萧寒是穿越者,再加上朱标的力挺,还有朱元璋圣明,不然,难以成事。 那其余诸国能好在哪里? 科举,还是举荐? 呵呵,狗屁都不是,那这与当初的元朝有何异? 所以,只要有银子,那就完全不是问题,毕竟,向上买路财,从古至今,一直有之,不然,人家凭什么保你? “嗯。” “既然如此,那便试试吧。” 良久以后,朱元璋低下头,看向固执的朱标与萧寒,方才点了点头笑道:“反正,你们这两个臭小子一直都能给咱惊喜,咱也相信你们的能力,就遂了你们的意。” “谢父皇!” 萧寒与朱标的眼中,闪过一抹喜色,随即,便是齐齐看向朱元璋躬身道。 “陛下圣明!” 一直未曾开口的徐达与常遇春,也是齐齐看向朱元璋躬身道。 “行了,别拍咱的马屁了。” 朱元璋摆了摆手,随即,又是看向一旁的王景弘,轻声道:“今日之事,不可外传,可明白?” “启禀陛下,请陛下放心,内臣一定谨记。” 王景弘连忙躬身道。 “现在什么时辰了?” 朱元璋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又是问道。 “启禀陛下,快午时了。” 王景弘又是回道。 毕竟,身为太监的王景弘,必须要为朱元璋精准拿捏时间,所以,心中一直都有数。 “风雪。” “你觉得什么时候可以结束?” 朱元璋又是低下头看向萧寒笑道:“咱有点饿了,若是还没消息,便让御膳房先传膳吧,咱们边吃边等吧。” “父皇,既然您饿了,那便先传膳。” 萧寒的眼中闪过一抹疑惑,随即,便是先看向朱元璋拱手道。 至于为何疑惑? 不应该呐,处理一个大都督府,哪有这么为难? 殊不知,今日之大都督府,特别的精彩。 ·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本书开书以来成绩还算不错,为了回馈书友对本书的支持外加求一下12月的月票,现在开了一个月票抽奖活动,参与方法在书友圈,大家积极参与下,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厚爱!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