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只想要GDP 第311节-《朕只想要GDP》
            
            
            
                
    第(2/3)页
    什么,现在才有正式班底,那之前招揽的那些门客都算什么?
    算简陋的不能再简陋的草台班子啊!
    何林为《春秋公羊传》注:“储君,副主。”
    通俗一点来讲,就是说所谓的储君,就是副皇帝。
    有且只有一个。
    且绝大多数储君都绝对不是娶一个名门出身的老婆,然后靠着岳家在朝堂站稳脚跟的。
    有这样的储君吗?
    有,但这都是极少数!
    国家一旦立储,紧随其后的就是丰满皇太子的羽翼,让他在最快的时间内熟悉朝廷的运作和周转,入主东宫的同时,迅速将东宫的官员体系建设起来。
    什么,具体有哪些官署?
    朝廷上有的,东宫都要有啊。
    起码也要有个大致的框架。
    让宰辅去给皇太子做老师,教导他的言行,这很正常吧?
    效仿宫城宿卫制度,在东宫设置个负责宿卫东宫的太子门大夫,这很正常吧?
    效仿皇帝左右的侍中,设置太子庶子,这很正常吧?
    更不用说先马、谕德、文学、校书了……
    这些人,有的是当朝宰辅,有的是勋贵宗亲,有的是文学之士,进了东宫的门,先天就被打上了东宫的烙印,作为一种附庸,与东宫一处糅合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团体。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东宫属官——这才是皇太子该有的班底,而不是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妻族身上。
    皇帝把儿子压的死死的,就给一个势大的岳家——这是想在自己死后来一个外戚篡政吗?
    他又不是煞笔!
    当今皇帝诚然有制衡朝局的想法,但是却并非死抓着权柄不肯松手的人,早在还没有议定储君的时候,他就先一步敲定了东宫的班底,这会儿这个早就挖好了的坑里终于填进了萝卜,他终于也怀抱着一种老怀安慰的心态,欣慰的将看好的那根萝卜安放了进去。
    中书令李炎饶是早有猜测,在真正得知皇帝下令以首相江茂琰为太子太傅的时候,也不由得生出了三分怒火。
    怎么什么好事都是他的?!
    陛下你别太爱了!(不是)
    他让人将这消息投给公孙仪。
    而后者饶是知道李炎的心思,也难免为之气闷——陛下你真是不公平啊!
    同样是兢兢业业的为你办事,我要用性命来平衡众怒,江茂琰却有你保驾护航!
    公孙仪心下不忿,却也不会急于在此时广而宣之,狠狠在心里边记了一笔,暂且按下不提。
    而与此同时,伴随着六皇子入主东宫,最初追随他的门客们随之共同起势,成了国都中炙手可热的人物,尤其是相貌俊美的张良和出身侯府的严家兄弟,更是成了诸多高门选婿的热门人选。
    公孙仪这个昔日六皇子座下第一门客,如今落魄到底,不知身处何方的失败者,也难免被人提及评论。
    有人说他回了老家,有人说他去了别国,还有人说他失魂落魄,落水而死,做了孤魂野鬼……
    这些都还算正常。
    只是慢慢的,传着传着,这些话就变了味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