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与此同时,沪市。 曾经壁垒森严、夏洋分界的公共租界,那象征着屈辱的“大夏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早已被砸碎。高卢租界内霞飞路的梧桐树下,阳光穿过阔叶,在曾经只允许洋人马车通行的洁净路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如今,这里熙熙攘攘,挤满了重新成为这片土地主人的大夏百姓。吆喝声、交谈声、黄包车的铃铛声,汇成了一曲迟来的、属于自己城市的交响乐。 “招工啦!招工啦!” “管三餐,管饱!包住宿!工钱顶好!走过路过莫错过!” 洪亮的吆喝声从一个临时搭起的竹棚下传出,吸引了无数或焦虑或茫然的目光。人群像被磁石吸引的铁屑,迅速在棚前聚集、涌动,伸长脖子向内张望。这吆喝,对于许多已失业月余、家中米缸见底的汉子们来说,无异于久旱后的惊雷。 “招工?” “快去看看!” 衣衫褴褛的人们互相招呼着,带着一丝希望和更多的疑虑,向那声音的源头涌去。 然而,当他们挤到竹棚前,却发现这里只是登记处。真正的“门道”,在后面那座巍峨的、曾经象征着高卢人财富与权力的“汇通大厦”。这座花岗岩砌成的庞然大物,有着高耸的罗马柱和巨大的拱形玻璃窗,曾是沪市天际线的骄傲,也是大夏人可望不可即的禁地。如今,它大门洞开,门口悬挂着醒目的红底黑字横幅:“龙魂军战后重建工程招工处”。几名身着整洁的灰色军装、臂戴“龙魂”袖标的士兵,正有条不紊地维持着秩序。 “龙……龙魂军?” “是当兵的!他们招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