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贞观九年,大食军队攻克大马士革,耶路撒冷、叙利亚也相继落入敌手。 希拉克略派遣王弟提奥多拉出战,一度收复大马士革等城,但在六月的雅穆克河战役中惨败,提奥多拉战死。 此后大食人乘胜追击,到贞观十五年年希拉克略去世之时,耶路撒冷地区、叙利亚、约旦乃至埃及等地区已成为生机勃勃的大食帝国的一部分。 从此,扶霖帝国便成为一个领土大为收缩,在大食人的打击下挣扎的国家。 如今扶霖在位的帝王是康斯坦斯二世,绰号“络腮胡君士坦丁”,是希拉克略的孙子,在贞观十五年的时候继承罗马帝国皇帝之位。 败仗庭不仅以败仗闻名,其宫闱政治的刀光剑影,更是后世西方无数的原型。 自从君士坦斯二世之父君士坦丁三世神秘去世后,贞观十五年九月,遭到太后马尔缇娜迫害的君士坦丁三世的支持者、军事长官瓦伦丁和菲拉格利乌斯等大臣携君士坦斯逃至卡尔西顿,在军队的支持下逼迫马尔缇娜任命君士坦斯二世为共治皇帝,马尔缇娜不甘失败,同时任命君士坦斯二世以及她自己的儿子玛丽努斯和大卫为共治皇帝,这彻底激怒了他们和军队。 九月底,元老院召开会议宣布废黜希拉克洛纳斯,也就是希拉克略二世,将希拉克洛纳斯裂鼻、马尔缇娜断舌,并发配往罗德岛,时年十一岁的君士坦斯二世被选举为皇帝,马尔缇娜乱政同时宣告结束。 到了今年,君士坦斯二世刚好年满二十一岁。 对于这位来自神秘东方古国的汉王,君士坦斯二世不仅报以好奇,更抱有尊敬之心。 即便是距离大唐千万里,可君士坦斯二世也曾听说过大唐皇帝的赫赫威名。 从小便有来自波斯的吟游诗人给他讲述大唐皇帝的丰功伟绩,包括但不限于八百破十万的武牢关大战,还有各种天才般的战争艺术。 而波斯的吟游诗人,故事的来源则是大唐的宣教团。 也曾有几个大唐的学子对扶霖十分感兴趣,于是便跋山涉水来到了扶霖,被君士坦斯二世给召到宫中,日夜听他们讲述大唐的故事。 对于这个年月的西方人来说,大唐不仅代表神秘,更代表了强大。 在大唐北方叱咤风云的野蛮人,他们如同当年覆灭西罗马的日耳曼人一样强悍,依然抵挡不住大唐的兵锋,在大唐的铁蹄下被踏得骨软筋折,甚至连首领都被带到大唐的首都长安城跳舞。 君士坦斯二世对大唐充满了憧憬,他也期待有朝一日能够擒获哈里发,让他到君士坦丁堡跳舞。他也暗自发誓,绝对不会让君士坦丁堡沦落在这群大食人的手中。 当然了,他当然不知道,在八百年后,君士坦丁堡还是沦陷了,甚至名字都被改成了伊斯坦布尔。 不过话说回来,康斯坦丁尼耶(kostantiniyye)是君士坦丁堡在土耳其语里的写法,而伊斯坦布尔(stanbul)才是希腊语的俗称,在奥斯曼帝国官方来说,康斯坦丁尼耶“kostantiniyye”一直到二十世纪都是这座城的正式名字,但是伊斯坦布尔也会偶尔使用。 真正改名为伊斯坦布尔,还是在土耳其建国之后,由其天降猛男国父凯末尔改的名称。 在接见了扶霖的使节之后,李恪把他留下来聊了很久,从早到晚意犹未尽。 他迫切地想要知道如今中亚地区的情况,聊着聊着,就从波斯与东罗马的和战,聊到大食的崛起,又聊到东罗马帝国的历史,还有希拉克略王朝的建立。 与普通人的想象不同的是,东罗马帝国并不是一个国祚千年的王朝,其中也分为很多个王朝,就像是我国分为夏商周秦汉等等王朝一样,他们也分为利奥王朝、查士丁尼王朝、希拉克略王朝等等王朝。 其中大多数王朝都不超过一百年,只有马其顿王朝还有末代王朝巴列奥略超过了百年之久。 李恪也从和使者的对话当中了解到一条讯息,自从扶霖帝国丧失埃及、阿非利加和叙利亚等行省后,谷物产量大大减少,肉类消费量开始增加,羊毛和亚麻也取代产自埃及的原,成为纺织的主要原料。 当天晚上,他便决定让人回去跟使者到扶霖去看看,查探一番到底是不是如这使者所说。 若真是这样,那他李恪可就要发财了。 与此同时,李恪定下了基调,那就是联合波斯与扶霖,一同对付新兴的大食帝国。 在确定下基调以后,李恪开始一方面整军备战,另一方面则继续梳理国内的民生。 正所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点道理李恪还是懂得的。 他可不想屁股还没坐稳,就被人给赶回了大唐。 到那时候别说是没脸见人,就说是一向视自己为骄傲的阿娘,都会在姐妹们面前抬不起头来。 说起杨妃,她现在可真正是扬眉吐气了。 她一共两个儿子,大儿子成了诸侯王,外封到汉国做真正的大王,她现在不仅是太妃,更是汉国的王太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