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暗暗感慨。 但真要不接电话,又担心是别人打来的。 只是两日,整个职工家属院都知道了。 不知道也不可能啊! 《人民文学》和《燕京文艺》都有人订的,甚至还有人买了《魔都文艺》。 三篇小说! 林家的林爱民一次性发表三篇小说,家属院的气氛沸腾了。 文曲星! 这是齐大爷的评价,还信誓旦旦提及,当年邓桂梅生林爱民时,天上的星星特别亮。 这孩子打小就有出息! 孟家婶子颇有预言家的风范,表示自己早就看好林爱民。 吴家奶奶要给他说媒, 周大妈说自己闺女喜欢文学, …… 林家的门槛都快踩平了。 大家的热情,林爱民体会到了,坚守住底线,也不曾冷言冷语拒绝。 没见母亲邓桂梅同志,每日满脸红光,和吴家奶奶、周大妈等人寒暄,游刃有余却又不做任何承诺吗? 自己人前显圣的性子,原来是继承母亲的? 林爱民暗暗嘀咕,却没说出来。 怕老娘镇压他! 反正他接了两个电话,再在邻里街坊面前‘谦虚’几句,就不会呆在家里,日子依旧过得惬意。 不过林爱民也有疑惑,《燕京文艺》有行动,《人民文学》怎么没反应呢? 他错怪《人民文学》这边了。 4月上旬快结束时,还是《人民文学》杂志社那个会议室,还是阎刚、张广年他们四个。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崔导怡先开口。 “咱们《人民文学》的销售量也上涨了,三天内又加印了两万册。” “两天前就陆陆续续收到读者的信件,表达了对《灵与肉》小说的喜爱。” “有关领导的评价也很高,特地提到许灵均痴心不改,依旧愿意留在国内,为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的精神。” “狂风不能动摇心志,大雨之后是彩虹。” …… “施怀仁他们想污蔑林爱民,这次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次不但有我们《人民文学》杂志,魔都的《魔都文艺》也有他的小说《巴山夜雨》。” “我托魔都的朋友打听过,小说的反响同样非常热烈。” …… “林爱民有了更多的选择,咱们就更难拉他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