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咱们占大便宜了?” 张广年重复一句,看向崔导怡手里的稿子,来了兴致:“又发现了堪比刘新武、林爱民的新苗子?” “这个倒是没有。” 崔导怡也没觉得冒失,自顾自递过去稿子:“是林爱民第一部中篇小说《天云山传奇》。” “林爱民?” 张广年觉得奇怪:“这小子和《燕京文艺》走得近,怎么会投稿咱们《人民文学》?” “信任我们啊!” 崔导怡给张广年戴高帽子:“《人民文学》秉持你主张的广纳各种书稿的宗旨,敢于发表任何类型的小说。” “林爱民经过比较,终于做出正确选择。” …… “真的假的?” 张广年满脸狐疑,接过稿子翻阅。 “的确不错。” 看了前面的部分,张广年点点头,话里透着赞许:“爱民的文字功底非同一般,写得引人入胜。” “他的倒叙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啊!” …… 现在雁冰先生身体不太好,艾晴同样如此。 张广年虽是《人民文学》的主编,但燕京做协的工作,要承担很大一部分,没有闲暇看完整篇稿子。 但他毕竟是编辑出身,能看出了小说脉络。 “这个叫石仁怀的,是小说里的反派吧?” 张广年面色凝重问崔导怡。 “没错!” “他构陷男主人公罗群,只是为了得到宋薇?” “是的!” “你啊!” 张广年瞪视崔导怡:“这是在冒险。” 他的嗅觉相当敏锐,立即发现小说发表蕴含的风险。 “我们要敢为人先!” 崔导怡笑着回应。 “敢为人先吗?” 张广年重复这句话,陷入沉思。 他是个知进退的人,否则也不会在雁冰先生、艾晴等人参与劳动时,还能留在《人民文学》。 如今他们一个个复出,对张广年是有质疑的。 该怎样表态? 现在就是个契机。 不止是反思,过去的岁月里,肯定也是有小人作祟,为自己谋取私利。 譬如前段时间遭审核的施怀仁。 “你细讲一下大概内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