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剑拔弩张-《月照寒山》


    第(1/3)页

    巧云掀起车帘,  众人向外看去,这才发现,马车已经临近了码头。

    码头边上,  风雨交加,还聚集了不少人,  众人打着伞,  穿着蓑衣,聚集在一起,  交头接耳。

    鲁宋沉声道:“莫大人,雨势太大,码头的船只今日停了,恐怕要等雨小些才能走。”顿了顿,他只想岸边的那些人,道:“他们都是一大早便来等船的。”

    那些人看起来是商人打扮,  应该是去南疆做生意的。

    莫衡看向外面,  现在雨若瓢泼,  根本没有一点变小的意思。

    沈映月道:“听说这码头一日只走一班船,  今日风浪大,  应该最快也要到明日了。”

    众人无奈,  只能赶着马车回程。

    张楠心中着急,  却也别无他法,只得就近先找个客栈住下。

    他们一行人多,  鲁宋跑了好几个客栈,才找到一间能容纳三四十人的,  于是出钱包了下来。

    外面大雨滂沱,  房中却静谧温暖。

    沈映月坐在房中,  手中捧着《大旻志异》,  看得入迷。

    莫衡则在一旁摆弄自己的图纸,他已经在版图上做了不少标记,就等到了南疆,一展身手。

    “吱呀”一声,木门被推开,巧云端着饭食,走了进来。

    “夫人,公子,先用午膳罢。”

    沈映月轻轻应了一声,放下手中的书本,走到了桌前。

    “孟师父用了么?”

    巧云愣了下,道:“奴婢不知,孟师父就住在隔壁,可要请他来一道用膳?”

    沈映月还未开口,莫衡却道:“让他过来,我正好有事问他。”

    片刻之后,莫寒的身影,便出现在了门口。

    他一袭深色长袍,干净利落,未带兵器之时,倒是多了几分儒雅的气质。

    沈映月笑了下:“孟师父请坐。”

    莫寒与她对视一眼,微微颔首。

    他走进房门,余光瞄了一眼矮榻上的书本,唇角几不可见地扬了下。

    “孟师父,听说你之前在南疆待过,对那边的地形可熟悉?”

    莫衡经过这段时日的相处,倒是对莫寒放下了不少戒心,也没有最初那么敌对了。

    莫寒反问道:“莫大人想知道什么?”

    莫衡顾不上用膳,反而兴致勃勃地拿出了自己标记好的版图。

    “孟师父看看,南疆地广,我打算从北向南走,一路经过巫城、云城,最后到宛城……”莫衡用手指着版图上的圈圈点点,继续道:“这样一来,与西夷接壤的部分,便都走完了一圈,我打算一边走,一边记录地貌和脚程,然后再统一绘制……”

    莫寒盯着他手中版图看了一会儿,道:“为何一定要从北到南?”

    莫衡不假思索答道:“这样路线比较顺。”

    莫寒沉吟片刻,道:“这样走虽然顺路,但在下以为,若能从兵家必争之地开始,对守护南疆,会更有助益。”

    莫衡看向莫寒:“愿闻其详。”

    莫寒伸手,指了指宛城周边,道:“就以这宛城为例,初元二十一年,西夷之所以能强攻夺下宛城,一来是因为他们当时的弓箭有了较大改进,射程远了一倍;二来,则是因为他们暗自突破了宛城外面天堑。”

    莫衡回忆起殿试前,自己看过的书,他忽然想到了什么,忙道:“你说的是玉松山?”

    莫寒颔首。

    南疆气候奇特,一年只有两季——短暂炎热的夏天,和漫长严寒的冬日。

    那玉松山十分巍峨,高耸入云,山上冰雪终年不化,又临近宛城大门,便成了宛城外一道天然屏障。

    但西夷骑兵彪悍,为了攻下宛城,居然派了数千人去攀登玉松山。

    期间差点引发了雪崩,最终到达山顶的不到一半人,但恰巧是这一半人,将利箭射入了宛城的心脏,与下方强攻的骑兵们里应外合,打开了宛城的大门。

    莫衡想到此处,有些不寒而栗。

    莫衡蹙眉:“那些西夷秃子,为了胜利,果真是不择手段!他们这样,与送死有什么分别?”

    莫寒端起茶杯,轻抿一口,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他们虽然折损的士兵不少,但与那十年间,从大旻搜刮的利益相比,不值一提。”

    宛城被霸占的那些年,其中的大旻百姓,男子为奴,女子为娼,老人大多被奴役至死,孩童则不许接触任何大旻的文字、甚至语言。

    就算宛城已经被夺回许久,当地的语言依旧是夷语和汉语混合,无法统一。
    第(1/3)页